![]() |
|
看看东亚夜晚的卫星照片,人们会在日本、韩国以及中国东部海岸的一片灯火中看到一块阴暗的地界。这就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朝鲜。这里不仅仅缺乏电力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联合国2011年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每4个朝鲜人中就有一个,也就是总共600万人,要忍受饥饿之苦。
"有多种可能"
但这一次会议可能会有所不同。维也纳大学的朝鲜问题专家弗兰克(Rüdiger Frank)于此次会议召开前不久刚刚拜访过朝鲜。他认为,朝鲜领导层很有可能在此次会议上宣布方向性的重大决定。"可能是人事上的决定,或者更改宪法。当然也可能是经济政策上的一些改革措施。"
弗兰克表示,与他今年4月份访问朝鲜时的情况相比,现在的社会环境宽松了许多,让人能够感受当前朝鲜社会中一丝渴望进步的气氛。而且经济活动也比以前明显增多。他说:"城市街头四周小卖部的数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特别是大街小巷的标语,除了那些歌颂领导人的说辞之外,也开始强调应该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弗兰克认为,就算这样的话是一种政治宣传,但它们同时也会释放出某种信号。另外,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新闻也能够破天荒的登上党报的头版。
当然,朝鲜也一直关注着唯一的友好邻国-中国在经济改革方面的一举一动。弗兰克表示:"看到了中国的例子,朝鲜现在也相信能够在长时间维护独裁统治和权力垄断的同时,奉行经济上的改革。朝鲜在此可以照抄许多中国的技术经验,比如设立经济特区。"
但是,德国哥廷根民主研究所的希曼分析称(Roland Hieman),就算金正恩真的希望以中国为榜样奉行改革,他也会遇到重重阻碍。因为朝鲜党内和军中的精英对改革仍然抱有抵触情绪。所以,金正恩也不得不时常做出"不买北京账"的样子。因为"党内和军中的精英有许多人是金正恩的潜在对手,这些人不看好努力迎合中国的政策。"
朝鲜内部对中国模式报有抵触情绪
长年研究朝鲜政治的希曼指出,早在大约20年前,也就是金正日开始准备执政的时候,朝鲜就关注过只有经济改革,没有政治改革的中国模式。但最后什么也没有发生。只是小心翼翼的推出了一些"微型改革"。希曼认为:"光是设立贸易区,和韩国共同建设工业区还不意味着执政层有决心进行彻底的改革。"
去年12月份去世的朝鲜前任领导人金正日1994年从父亲金日成手中接过执政大权时也一时唤起过人们的希望。他曾经被认为是一位灵活而务实的领导人。希曼指出,当时甚至有人将他称为"世界主义的领导人"。但在他执政的几十年中,朝鲜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所以,也很难说本周的这次最高人民会议召开后,东亚的这阴暗的一角会不会变的更亮一点。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3 | 有一种痛苦叫搬进了“大平层”,不好住还不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