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万维读者网晓微综合报道:纵观人类宇航发展历程,很难找出比韩国发射火箭更多灾多难的了。29日,韩国首枚火箭“罗老”号在发射倒计时过程中发现二级火箭(备注:一级火箭为俄罗斯造,二级为韩国制造)出现异常,被迫取消当天发射计划,具体发射时间在对“罗老”号进行检查后作出决定。
曾称有99%把握
据新华社报道,韩国科学教育技术部副部长赵律来在今天下午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罗老号第三次发射管理委员会通过对技术准备情况、气象、宇宙环境等综合讨论,最终确定今天下午4时按原计划进行发射。
赵副部长就“剩余的时间里还会不会发生其他变化”的提问表示,“上次延期以后,进行了彻底的检查,虽然不能说有100%的把握,但可以说99%不会再有变数”。
赵副部长还进一步指出,“在演练过程中,对燃料和氧化剂注入等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检查,没有发现技术上的问题,天气情况对火箭发射也不构成什么障碍”。
二级火箭可能要更换零部件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29日的发射因二级火箭出现异常被取消。共同参与研发的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科研生产中心当天表示,“罗老”号将从发射台撤下来接受检查,初步判断,二级火箭可能要更换零部件。
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科研生产中心的有关人士证实,二级火箭存在问题,具体是什么问题需要待火箭从发射台撤下来并由韩国技术团队进行检查后才可知晓。在被问及俄罗斯技术人员是不是会返回俄罗斯时,该人士表示,这是要查明问题之后再决定的事情。
该中心还表示,据目前的资料来看,二级火箭需要更换零部件。“罗老”号再次发射的日期和时间会在日后重新公布。
此前,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次官赵律来表示,罗老宇航中心方面在对二级火箭的电力推力矢量控制(TVC)系统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电流信号异常,因此停止了发射准备。具体的发射日程有待精密检查后重新决定。
若“罗老”号此次因零部件问题而出现异常,在年内能否进行第三次发射将是未知数。韩国有关当局也表明,若无法在12月5日前的预定期限内发射“罗老”号,将不急于在年内再次试图发射,因此“罗老”号也许不会在今年之内发射升空。
曾向美国求援无果
来自中国青年报的消息,韩国从2002年开始推进“罗老”号项目,近10年间共投入约5200亿韩元。“罗老”号于2009年8月和2010年6月分别进行第一次和第二次发射,但都未能进入正常轨道,发射以失败告终。
“罗老”号第三次发射原定于今年11月26日进行,但连接发射体和发射台的“适配器砌块”出现问题,发射时间被推迟到本月29日。根据与俄罗斯方面的协议内容,这将是“罗老”号的最后一次发射。
按照计划,“罗老”号火箭的第三次发射定于今年10月26日。然而,在当天准备发射的过程中,又发现氦气泄漏。经过调查,发现密封阀的橡胶垫破损是造成泄漏的主要原因。这已经是“罗老”号第9次延期发射了,按照韩俄的火箭发射合同,此次发射是韩国“罗老”号运载火箭的最后一次发射,所以韩国和俄罗斯的压力都很大。
其实,自1992年以来,韩国曾多次依靠外国火箭将其人造卫星送入太空。鉴于自己在航天技术上发展迟缓,韩国选择了争取外援与自身技术相结合的航天发展之路。但是,尽快用国产火箭发射卫星一直是韩国的目标。
2002年8月,韩国正式启动了“罗老”号火箭工程。“罗老”号火箭又称为韩国航天运载火箭,因罗老航天中心而得名。但由于航天工业基础薄弱,缺乏相关技术,无法独立制造大型火箭,韩国只好求援于外国。
它首先想到的就是盟友美国,但美国以国家战略产业不允许出口以及能够为韩国提供相关保护为由予以拒绝。另外,美国与韩国1972年签署的《美韩共同防务协定》中也明确规定,韩国不能发展射程超过300公里的弹道导弹。美国担心一旦同意松绑,韩国就可将掌握的运载火箭技术应用到导弹等军事领域,制造出射程覆盖大半个东北亚的弹道导弹,从而给朝鲜发展洲际弹道导弹提供口实,刺激地区军备竞赛,所以,美国坚决反对韩国的火箭开发项目。
日本也以运载火箭与洲际弹道导弹原理相同,不愿与韩国共享火箭技术机密,拒绝向韩国转让相关技术。而俄罗斯则希望借火箭技术赚取外汇,因此韩俄双方一拍即合。
2004年10月,韩国航天研究局访问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研究和生产中心,双方签署协议合作研发运载火箭。按照协议,俄方制造火箭第一级,韩方制造第二级。另外,“罗老”号80%的零配件均由俄罗斯提供,韩国负责惯性导航系统、飞行控制设备以及点火发动机的研制和试验。按照最初的合同,“罗老”号的第一次发射应当是2007年。由于俄罗斯资金短缺,俄方直到2009年才完成第一级火箭的制造工作,发射试验也因此一推再推,直到2009年才点火升空。
航天之路无捷径
韩国一些科研人员指出,与俄罗斯共同开发“罗老”号, 韩国始终处于被动地位。2004年韩俄签订合同时,韩国要求引进火箭技术。但合同签订后,俄又以太空技术保护为由,要求更改合同,将技术转让改为出售成品,并要求韩方不能接近俄罗斯研发现场,不能接触一级火箭技术,甚至连“知情权”都没有。
由于韩国的航天技术劣势非常明显,不得不委曲求全签订了这些“不平等条约”。这不仅使韩国难以掌握大型火箭技术特别是助推发动机的关键技术,而且也成为“罗老”号第二次发射失败原因分析的最大障碍。对于一个计划发展运载火箭的国家来说,如果不掌握核心部件技术,这个国家必然是火箭的“门外汉”。
其实,俄罗斯提供给韩国的所谓最先进运载火箭,并不是技术成熟的火箭,而是处于试验阶段的新型火箭。纵观世界上目前拥有航天发射能力的9个国家,都是采用弹改箭的发展途径,把自己的弹道导弹经过简单的改造即可移植到火箭上。因为中远程导弹和搭载人造卫星的运载火箭基本原理几乎相同,具备了中程导弹以上的能力就具备了发射卫星的基础能力。韩国的中程弹道导弹能力几乎为零,因此,其火箭技术储备是非常薄弱的。而“罗老”号却制订了高起点、高标准的技术要求,希望从起跑线就超越朝鲜,这种不顾自身实力和技术经验的做法自然会适得其反。
“罗老”号的发射失败以及一再推迟发射,均与韩国提供的第二级火箭有关,出现的问题也都不大,但正是这些“没完没了”的小毛病让火箭发射问题频发,而且还不容易找到真实原因,这是最可怕的。因此,有人形象地说,韩国所谓的“本土技术”,只能“从二楼算起”,而地基却是别人打的。
在“亚洲四小龙”中,韩国被认为是借鉴日本“拿来主义”最成功的国家。最初的汽车、家电和船舶工业无不由此起步、壮大,韩国经济也借此腾飞。在军工领域,依靠这种“外国地基+韩国二楼”的模式和快速发展的捷径,韩国魔术般地拥有了许多武器装备。然而,航天科技是最复杂的高科技之一,火箭这种产品没有更多试验的机会,它对技术的整合能力和吸纳能力要求很高。采取联合研制的途径并不必然会迅速提升一个国家的航天发射能力,脱离了技术内核的火箭技术合作风险是巨大的。
在世界航天领域,许多国家都曾受惠于“嫁接”式的拿来主义,但关键在于,这些国家“拿来”的只是“建筑图纸、建材和施工设备”,“地基”却是自己扎实打下的,实现了固本培元。因此,走“嫁接”式航天发展捷径,自身仍要有过硬的航天技术才能取得成功。
“罗老”号发射失败的教训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航天核心技术只有在独立自主研发的前提下,才能避免出现事故后相互推脱责任的局面,才能避免利用各自掌握的技术限制对方的现象。只有在对核心技术独立自主研发的前提下公平地商谈国际合作,才是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半夜悄悄解禁 中国有苦难言 |
2 | 中南海陷死局 习最后底牌被调离 |
3 | 以毒攻毒! 元老、张又侠联手请重磅人物出 |
4 | 习主席又一天大烂尾工程在路上 |
5 | 京城气氛紧张 军事防卫重镇突然换血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党内新势力杀出 老习突入ICU |
2 | 半夜悄悄解禁 中国有苦难言 |
3 | 中南海陷死局 习最后底牌被调离 |
4 | 以毒攻毒! 元老、张又侠联手请重磅人物出 |
5 | 不装了!这两人同步“辱习” |
6 | 中国突发:李刚被提起公诉 |
7 | 习主席又一天大烂尾工程在路上 |
8 | 拒绝陪睡 她从高处被抛下 脊椎四肢全断 |
9 | 京城气氛紧张 军事防卫重镇突然换血 |
10 | 美国芯片巨头,股价暴跌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天才川普签天才法案.对川普时 | 木秀于林 |
2 | 懂王整明白了:稀土真的卡脖子 | 随意生活 |
3 | 历史将要证明川普只是一只狗熊 | 右撇子 |
4 | 中共国人都在喝粪水 | 山蛟龙 |
5 | 胡锦涛的思维局限 | 施化 |
6 | 请问:纪念抗日先烈,就是拥护 | 万沐 |
7 | 中国文化的力量 | 万沐 |
8 | 爱泼斯坦 | 倩影 |
9 | 川普是狗熊还是撇子是鸵鸟?给 | 蒋大仁勇 |
10 | 57年前今天毛泽东发布废除高考 | 溪边树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