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万维读者网记者上官天乙综合报道:日本最大在野党自民党16日在众议院选举中以BBC形容的“破竹”之势取得压倒性胜利,夺取政权。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将于26日正式出任首相,并于同日公布新一届内阁名单。日经中文网说,此次选举自民党获得480议席中的294个,自民党的伙伴公明党获得31个席位,合计获得了325个议席,确保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席位。安倍晋三预计在26日召开的特别国会上被选为日本首相,组成自民党与公明党的联合政权。
安倍晋三外交政策的既定方针是“将让日美同盟恢复为有信赖的同盟”,最优先强化日美关系。16日夜间安倍表示在担任首相后将把第一次出访定在美国。而安倍在2006年9月就任首相时,第一次出访的国家是中国。
据共同社12月17日电,获悉日本自民党在众院选举中取胜,美国总统奥巴马16日亲自发表声明对安倍晋三表示祝贺。上届日本众院选举时奥巴马政府只是以总统发言人的名义发表声明。共同社解释说这是鉴于去年提出“亚洲优先”战略,奥巴马对安倍有所期待。
奥巴马强调,日美同盟是“亚太地区和平与繁荣的基石”,并表示在日美间,区域性乃至全球性重要问题上“期待能与下届政府密切合作”。
除了日美关系,安倍说:“在加深和印度、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联系,强化外交能力的基础上,再强化和中国的关系”。至于自民党竞选公约上明确表示要派公务人员常驻尖阁诸岛(中国名:钓鱼岛)一事,安倍称:“目的是让中国停止挑衅,有各种选择”。
日经中文网联想到在安倍2006年第一次就任首相之前,中日关系曾因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而陷入“冰冷”状态,安倍出任首相后当年10月就出访中国,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了会谈,为改善因小泉纯一郎恶化的中日关系做出了努力,并提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被称为“破冰之旅”。此次安倍晋三将再次当选日本首相,也是在中日关系冷却之时,能否再次“破冰”受到关注。一名日本外务省官员认为:“应该会实行现实的路线”,对修复关系给予了期待。
(12月16日下午日本众院选举投票所现场)不过,另据英国金融时报东京报道,日本自民党以绝对优势击败执政的民主党,巨大的优势意味着,该党若与规模较小的政治盟友联手,就能通过立法,而不必受议会上院的制肘。这一举改写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政治版图,它标志着日本在财政及货币政策,在对中国和其他邻国的关系上都可能出现深远转变。
该报引述日本国家电视台——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说,自民党与规模较小的盟友公明党共同确保了超过三分之二的超级多数,这使自民党即便在其不占多数席位的上院反对下,仍能推动议会通过立法。
通过终结上院的有效否决权,自民党及其盟友的超级多数地位使得该党及其党魁安倍晋三有机会迅速兑现竞选诺言,以大幅增加公共工程支出来推动经济增长,并促使日本央行采取更为激进的货币宽松政策以遏制通缩。
韩国朝鲜日报驻东京特派记者车学峰预计, 由于主张修改和平宪法的自民党和日本维新会等已经赢得推进修宪所需的众议院三分之二的议席(320席),故众议院选举过后很可能紧锣密鼓地推动修改宪法。
鉴于安倍晋三曾发布“极右”竞选纲领,提出修改现有和平宪法、拥有军队、行使集团自卫权、参拜合葬战争罪犯的靖国神社、取消承认日军强征慰安妇的《河野谈话》等鹰派色彩浓烈的政策。随着安倍晋三重夺政权,上述竞选纲领中的部分内容一旦得以落实,必将导致东北亚局势骤变。
台湾中央社介绍了美国谭普大学日本分校(Temple University Japan)亚洲研究主任金斯顿在《外交政策》文章中的观点,认为虽然自民党党首安倍晋三在选举期间鹰派立场强硬,但上次当选后即访问北京修补日中关系,安倍再度担任首相后“可能不会”按照选举时的“承诺”派遣官员驻守钓鱼岛。
(上图:安倍晋三12月16日晚在自民党总部接受各路媒体采访。他背后是此次自民党众院选举的“红色玫瑰议员名单”。下图:鲜明对比)
若安倍果真派遣官员至钓鱼岛,只会增加紧张,破坏达成暂订协议的可能性,危害中日两国经济。
金斯顿指出,日本选民虽然普遍对外交政策冷淡,但选举结果使得前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有了全国性舞台,这一动向值得关注。石原慎太郎仍然是日本选后变量最大的政治人物,石原将拥有全国性平台宣扬强烈主张,反对任何妥协,他的下一步值得关注。
而照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希望安倍不是又一位“愤青首相”》社评文章看来,由于中日当前僵局的原因是领土之争,安倍再迅速“破冰”可能性不大,但他在野田的烂摊子上继续恶化中日关系,更难成选择。估计安倍政权会同中方开展多变且就事论事的互动。
(密封的投票箱)
在对华关系问题上,安倍头上至少有两个“紧箍咒”。一个是日本社会的严重右倾化,民族主义成为政治家们的普遍性盟友。二是中国实力快速上升,日本经济已经离不开中国的拉动。安倍很可能在它们中间做保全自我的平衡。
环球时报社评指出,日本政治几乎在将所有政治家“政客化”。短线操作成为日本政坛的流行做法,日本像条没动力的船,在风浪间随波逐流。中国如今同日本打交道也很难按照某种战略行事,两国关系严重“办案化”。对安倍,中国没必要“听其言、观其行”。安倍一上台,中国就应“用实际行动给他立规矩,如果他对华有过分强硬之举,中国就应坚决回击”。
社评认为,“中国实在没必要为改善同日本的关系下太大力气。”因为在两国实力没有新的巨大变化,以及亚太地区没有更新颖的推力出现之前,中日关系很难因为一时的心血来潮发生历史性好转。
中国倒是有必要在防止钓鱼岛出现军事对抗方面,同安倍政府进行商议。以便他能在极难操作的中日关系方面展现出自己的成熟。中日正在钓鱼岛开展难度极高、风险也越来越大的游戏。而严重依赖小动作的日本政府,在这方面很不让人放心。
据BBC中文网介绍,安倍晋三现年58岁,6年前,也就是2006年9月,他就曾因成为战后日本最年轻首相而一度成为媒体风云人物。
不过,他就任仅短短一年,因内阁争议不断,2007年7月安倍领导的自民党于参议院选举中落败,给安倍内阁很大打击。同年9月安倍以健康为由辞去首相一职。
2008年安倍重返政坛。2012年再度参选自民党总裁并获胜,成为自民党成立以来首位“回炉”总裁。
安倍晋三出生于一个日本的政坛世家。是前日本首相、自民党高层岸信介的外孙,前任日本外相安倍晋太郎的次子;其外叔公佐藤荣作亦曾任首相。
安倍在日本被普遍认为是中间右翼党派中的典型鹰派政客,一向在中日关系问题上持强硬态度。
安倍多次否认日本的战争罪行,提出“日本战犯不是罪犯”的观点,多次对日本在二战中犯下的战争罪行进行开脱。
他还主张修宪,赋予日本自卫队更多参与国际维和行动的自由; 他也提倡爱国主义教育,支持修订历史教科书,希望教科书能教学生“以国家自豪”。
外安倍还有亲台湾一面。他是“日华国会议员恳谈会”的代表性人物。2007年下台后,安倍曾对台湾总统马英九说:“日本与美国一样,如果中国攻击台湾,日本不会不管。”
(12月16日下午日本众院选举投票所现场)不过,安倍也被认为有务实的一面,在他2006年接替小泉纯一郎出任首相后,一反新首相外访惯例,首个出访国不是美国、而是中国。
此后他提出的“战略互惠关系”沿用至今,修复了小泉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严重恶化的中日关系。
安倍当时还宣告任期内不参拜靖国神社,为后来的自民党首相开了不参拜先例。
2007年安倍下台后,日本有报道说,中国私下对安倍的评价不错,认为“意想不到地外交安定”。
有评论指出,正因为安倍是鹰派,而他的政治世家族谱上三代无亲中政客,所以他不参拜靖国神社、与中国修好,能抑制日本右翼指责。
这与后来接替他的前首相福田康夫形成反差,福田的父亲和其本人被指亲中,反而其执政期不敢访华、对中国外交小心翼翼。
虽然安倍竞选期间多次强调“坚决维护日本主权”、“要在尖阁诸岛常驻公务员”等强硬立场。不过他当选前后,在主张要坚定守护尖阁、领海主权同时,也提出要提升日本出口利益,“双方是要切也切不断的关系,彼此都互相需要。”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以毒攻毒! 元老、张又侠联手请重磅人物出 |
2 | 半夜悄悄解禁 中国有苦难言 |
3 | 中南海陷死局 习最后底牌被调离 |
4 | 京城气氛紧张 军事防卫重镇突然换血 |
5 | 大转向!他与川普决裂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党内新势力杀出 老习突入ICU |
2 | 不装了!这两人同步“辱习” |
3 | 中国突发:李刚被提起公诉 |
4 | 以毒攻毒! 元老、张又侠联手请重磅人物出 |
5 | 拒绝陪睡 她从高处被抛下 脊椎四肢全断 |
6 | 美国芯片巨头,股价暴跌 |
7 | 半夜悄悄解禁 中国有苦难言 |
8 | 重磅!政治局月底将有重大宣布 |
9 | 监控曝光:窃贼入室盗窃 发现女主人裸睡后 |
10 | 中南海陷死局 习最后底牌被调离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党中央对东莞的态度 | 旅泉 |
2 | 赵晓:没有荷兰,世界将会怎样 | 万维网友来 |
3 | 胡锦涛的思维局限 | 施化 |
4 | 冷眼:习近平丧失军权,恐现刀 | 万维网友来 |
5 | 杨纯华|和平统一的正义路径: | 万维网友来 |
6 | 中共高调宣称“高水平对外开放 | 陈家梁子 |
7 | 还笑话川普吗? | 山蛟龙 |
8 | 2024回国:再度重相逢 (完) | 马黑 |
9 | 中国已经进入鼠代 | 汪翔 |
10 | 独家爆料与羊头杂谈:驳川黑教 | 蒋大仁勇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天才川普签天才法案.对川普时 | 木秀于林 |
2 | 独家爆料与羊头杂谈:驳川黑教 | 蒋大仁勇 |
3 | 还笑话川普吗? | 山蛟龙 |
4 | 懂王整明白了:稀土真的卡脖子 | 随意生活 |
5 | 历史将要证明川普只是一只狗熊 | 右撇子 |
6 | 胡锦涛的思维局限 | 施化 |
7 | 中共国人都在喝粪水 | 山蛟龙 |
8 | 2024回国:再度重相逢 (完) | 马黑 |
9 | 天灾人祸,且行且珍惜 | 爪四哥 |
10 | 中国文化的力量 | 万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