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方宣示对话基础
习近平在会见山口时提出,“两国间四个政治文件是中日关系的压舱石”,此话颇有深意。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分别签署于1972年、1978年、 1998年、2008年,跨越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领导人。习近平此番提出“压舱石”,既有秉承历史的传承,也有立足现实和着眼未来的考虑。
1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由于野田佳彦内阁在“购岛”闹剧上的一意孤行,中日关系在2012年跌入低谷,安倍晋三上台后,口头上仍然坚持对话强硬立场,加之多种外部力量在背后兴风作浪,中日关系当前仍波谲云诡,充满变数。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提出的“压舱石”概念,抓住了解决中日关系的关键,实际上也向日方宣示了中方的对话基础。
以钓鱼岛问题为焦点的中日关系,是外交领域考验习近平政治智慧的重要命题。早在去年9月会见美国防长帕内塔时,习近平就明确奉劝日本悬崖勒马,希望美国谨言慎行。现在,钓鱼岛已经成为国际格局中各方战略博弈的一个标志节点。对于矢志实现“中国梦”的习近平和中国人民而言,决不能容忍失去钓鱼岛,坐视第二岛链束缚中国迈向“伟大复兴”的步伐。“重返亚洲”的美国想方设法将日本打造成任其驱驰的马前卒,在钓鱼岛问题上为日本打气。
既是忠告也是警告
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反观日本,则几度出尔反尔。日方向中方递交首相亲笔信不是第一次,安倍交过,野田也交过,但递信的同时,却言而无信,加紧与美国搞联合军演;一方面口口声声说“中日关系大局”,另一方面却与一些周边国家借南海、东海问题勾结,设局向中国施压发难。此 “信”此“局”,罔顾国家责任和历史担当,徒以政客小团体私利为念。
今后中日关系走向尚不明朗,但习近平已将中方立场阐述得非常清楚。双方只有摆好“压舱石”,中日关系的航船方能乘风破浪,避开暗礁险滩,直挂云帆济沧海。如若日本执意搬开“压舱石”,后果只能是砸了自己的脚。
过去五年间,作为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他不卑不亢、刚柔相济、兼具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外交风格,广受各方赞誉。此次的“压舱石”一说,对日本既是忠告,也是警告。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3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