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三年多来的“重返亚太”口号以及一年多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推销,奥巴马政府对中国轴辐式的围堵之势在中国周边引起的骚动此起彼伏。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近日在北京表示,奥巴马政府的转向亚太战略从一开始就很糟糕,推行再平衡也有些仓促,给地区国家带来不适应。而就中美相处之道,中方学者认为,两国应加大彼此互信,为充实新型大国关系开展务实合作,避免过多的表面功夫示好对方。
奥巴马再平衡尚不完美
他认为,奥巴马政府本来是进行美国所有元素的再平衡,即经济、文化、教育和政治等。而且,这种再平衡还在于东北亚(自二战以来首先就关注的地区)和东南亚的再平衡,这些地区的人口和经济等对中美都很重要。他尤其提到,奥巴马政府竟然没有一位东亚事务专家。
阿米蒂奇4月24日在北京出席中美鹰派学者对话会议
阿米蒂奇表示,美国从未离开亚太。美国(奥巴马政府)一开始就错了,非常糟糕的开始,这就是所谓的“转向”(pivot)亚太。他说,“pivot”这个词用得不好,显得咄咄逼人,这是一个篮球术语,但无论什么原因,奥巴马政府的这种“再平衡”都有些仓促,并且使用了不太准确的语言。现在也很难发现再有奥巴马政府官员继续使用这个词(pivot)。
阿米蒂奇此话不假。自从前国务卿希拉里(Hillary Clinton)离任后,奥巴马政府官员开始统一使用和强调“再平衡”战略的推行,尤其是军方高层,非常不喜欢用国务院常常使用的“pivot”一词。白宫国安顾问多尼伦(Tom Donilon)3月11日在智库“亚洲协会”(The Asia Society)阐述亚洲政策时,也没有使用“pivot”一词,而是主要以“rebalanced”(再平衡)一词描述美国的亚太政策。多尼伦当时也强调了美国再平衡战略的“再平衡”,即东南亚和东北亚的再平衡。
美国外交官这种“文字游戏”遭到中国学者的批评。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阎学通指出,我们不能只关注那些术语定义彼此关系(不管是朋友还是敌人),这些都是教授们的事情。中美有很多问题等待处理,我们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无论用如何华丽或好听的辞藻,都不会有什么帮助。双方不应该逗着对方开心。
阎学通将中美关系形容为“superficial friendship”(表面朋友关系)。他认为,美国转向亚太或亚太再平衡是一种战略再调整,由此导致的中美竞争也会相应增多。
但是,只要中美支持战略信任,双方就会避免滑入冷战深渊。所以,这种表面关系关注的是双方对双边关系的夸大,通过耍嘴皮子改善关系,以此扩大未来合作,以及暂时性地提升双边关系。
阎学通说,中美在战略层面的关注重点是错的。双方关注于如何定义双边关系,注重寻找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术语,导致外交官们都成了语言学家,从事措词研究,而不是解决问题。他认为,中美需要扩大共同利益,寻找有效的方式应对双方利益冲突,即中美“预防性合作”。
但阿米蒂奇对中方所说的“核心利益”(core interest)表示疑惑,称他对什么是中国的第四核心利益感到困惑,认为中美在这些方面还存在困难,这就要诉诸于两国外交官的努力。
阿米蒂奇:中美互相存在制衡
对于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识,阎学通认为,中美重要的是要防止有害竞争,开展健康竞争。中美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都已整合或融为一体,不会陷入冷战,不用担心中美冷战。美国2049计划研究所总裁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认为,美中双方需要充实新型大国关系这一共识。
阿米塔奇对此表示,中美在反恐和打击海盗等领域存在合作,但是中美的合作也有局限。比如,基于中国国内事务等因素,中国也不愿改变叙利亚议题上的姿态。对于两国“大国”关系,无论是“major”还是“great”,阿米蒂奇认为这不重要,但强调称,无论好恶,中美重要是的互相尊重。对于新兴大国关系,重要的是如何充实。
中国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主任朱成虎少将认为,整体美中关系正常,但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缺乏互信;存在许多错估;全方位竞赛。美国再平衡就会迫使中国的邻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这对中美来说是很危险的。他强调,日方很聪明但缺乏战略性,所以美国人要留意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伎俩,很容易被诱入。阿米蒂奇也提到,亚洲有两个噩梦,一是亚洲由中国主导,二是其他国家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就所谓遏制中国的说法,阿米蒂奇质疑称,中美之间有很多的投资和学生交流计划,邀请更多学生来美国,美国怎么去遏制中国?但阿米蒂奇承认,美国的确是在“制衡”(Hedge with)中国,双方都存在制衡,美国也希望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正当的位置,但美国并不和中国找麻烦,我们希望中美关系越来越好,竞争更健康,合作符合和满足彼此利益。
就奥巴马政府在日本部署雷达和在澳洲部署军队,阿米蒂奇称,这并不关乎中国。而事实上,并非所有都关乎中国,而是部分和中国有关,这不是什么秘密。美国希望看到一个成功的、在发展的中国,在国际舞台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参与和解决当今问题,这符合中国利益。
中美最大成就:没有战争
有中国学者认为,看待中美关系要看到“半瓶空”,而非“半瓶满”。全球化改变了中美关系的性质。中美互相依赖的关系非常重要。中国融入世界,发展繁荣,但不挑战美国霸权。中国汲取苏联教训,不会当超级强国,中国也不出口武器和意识形态。
华府智库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罗曼(Water Lohman)对中美关系感到悲观,尤其是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对朝鲜的反应总是一样的。但罗曼认为,美中可以找到管理冲突的不同方式,以确保双方是否了解彼此,也需要调低门槛。
薛瑞福称,中美需要一个基点以及积极的议程,弥补双方在不同领域存在的竞争,以此确保双方的竞争是良性的和健康的。薛瑞福还提到,中美过去十几年的最大问题是双方的分歧所在,期间都存在令中美关系倒退的事件。中美没有良好的危机管理,包括两军关系。
薛瑞福表示,G2的说法很浅薄(flat),所以有的时候开始就被夸大,在起点没能注重现实。他认为,中美目前缺乏标志性的成功合作。
阿米塔奇对此赞同,称美中关系确实找不到一个成功的合作案例,中美所能说的就是如何“处理”两国关系。
清华大学中美研究中心理事长于品海认为,中美关系当前最大的成就就是还没有战争,这是一个大的成就。因为事实上我们的确是非常不一样的国家,中国古老,美国年轻,美国现在强大,中国未来会强大。如果美国老是按照自己好恶谈论事情,这只能是目光短浅的大个子所为。由于全球化,中美所处的世界与过去已截然不同,故不能仍然以冷战思维或强权政治思维看世界,而是要多多换位思考。
阿米蒂奇也表示,中美战争是无法想象的。他说:“美中两国的关系中竞争与合作并存,如果我们光顾竞争,我们就会扭打在一起,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这么做。我们不理解彼此的观点,但我们也是要必须接受它。但中美竞争的领域,双方不得不理解对方的观点。”
于品海认为,中美根本分歧在于意识形态,因为彼此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在国际政治方面存在完全不同的理念。他表示,按照美国政治学定义,中国难道会像苏联或过去的美国,成为超级强国?其实不然。美国是一个新生的超级强国,而中国则当过两千多年的超级强国,现在已经适应了。美国喜欢输出意识形态,而且言出必行,但中国不愿输出(export),而是注重交流(exchange),通过武力输出并引发政权更迭并不符合中国利益,因为在中国文化和文明中,有完全不同的东西。所以,当我们谈论两个超级“大”国的时候,就是在谈论某种新型大国关系。而眼下美国人应该真正重新审视和评估中国究竟在想什么,用不同的思维模式看问题。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股暴跌潮,正在席卷全国 |
2 | 如临大敌 中共密件热传 |
3 | 中国市场突传重磅利空 |
4 | 美国股市传出大消息 |
5 | 下跌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北京彻底露馅 |
6 | 突然!一封“倒习书”疯传 |
7 | 全场傻眼 中国学者丢人丢大了 |
8 | 大权旁落?习最新讲话再现异常 |
9 | 中国的大萧条,就要来了 |
10 | 朝鲜士兵遭屠戮画面被公开!乌军直呼“不敢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奥威尔的世界=Woken- Shit;MA | 木秀于林 |
2 | 这也能抄 之 一个降落伞包 | 席琳 |
3 | 老态龙钟的精神家园 | 特有理 |
4 | 沈逸教授:川普2.0治国如开公 | 随意生活 |
5 | 谁制造了最多中国人死亡? | 汪翔 |
6 | 中国,具有苏联特色的社会主义 | 施化 |
7 | 何祚庥评项立刚 | 老字号 |
8 | 梁思成的图和林徽因的画 | 弓长贝占郎 |
9 | 寇可往,我亦可往? | 秋念11 |
10 | 费正清回忆梁思成林徽因 | 席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