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记者江夏编译报道:英文《印度时报》7月11日发表印度“德里-孟买工业走廊发展公司”执行总裁兼总经理坎特(Amitabh Kant)的文章说,世界最大电子产品合约制造商富士康公司,在中国雇佣了多达120万名员工。富士康于1980年代末从台湾迁至深圳,现在却开始迁离中国,到巴西和印尼设厂。
随着工资调涨,富士康的中国工厂正在举行工会“选举”,工人越来越难驾驭。中国逐渐成为高成本经济体。印度是否能能填补中国的空缺,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呢?令人担忧的消息是,印度2012至2013年度的GDP增长只有5%,创10年来的新低。而今年5月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也创了50个月来的新低。这显示印度的工业复苏正经历反复。
当中国、巴西、南非的制造业增长率均高于GDP增长率时,印度制造业占GDP的份额只有15%,雇佣的员工只占劳动力总数的12%。然而,制造业却贡献了印度出口总额的50%,每个制造业职位为服务业创造了3个职位,起到了倍增效应。新的制造业政策,设想2022年时制造业占印度经济的份额达到25%,制造业增聘员工1亿人。较早前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显示,到2025年时,印度制造业将创造2.2亿个职位。
为达到上述目标,需要强调创造工作职位而非保护既有职位。印度必须通过重点发展大规模劳工密集型企业,实现制造业转型。这些劳工密集型工厂制造出口产品,预料到2030年时,可把农业从业人员从目前占劳动力的58%,降低到25%,以满足届时工业劳动力增翻倍的需求。
那么,印度需要做什么来引导在这场制造业革命?第一,如果印度制造业在中期必须增长12-14%,那么出口增长必须更快、更高,其实质增长率应当达到20-25%。第二,中小企业雇佣了印度劳动力的40%,为印度制造业贡献了45%的产出。印度需要增强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确保采用先进技术;提供资金;建立劳工技术更新机制等。
第三,食品加工、服装、纺织、皮革、制鞋等劳工密集型企业的员工,占中小型企业劳动力的60%以上。大力发展劳工密集型企业,将能够吸收比哈尔邦(Bihar)、贾坎德邦(Jharkhand)等地日益增多的非熟练劳工。第四,能源成本是制造业的主要负担,印度需要取消对煤炭和汽油的管制。第五,七成印度产品仰赖公路货柜运输,成本高昂。必须将公路货运模式改变为铁路运输模式,建设东西海岸物流走廊以大幅降低物流成本。
第六,必须大力加强港口基本建设,提高货物周转效率。目前印度港口货物转口周期是3.5天,而斯里兰卡科伦坡港是16.5小时,香港是10小时。缺乏世界级的基础设施,使印度在57国“世界竞争力调查”的基础设施榜上排名54,居倒数第四位。
为了发展大规模制造业,印度必须转向吸引外资,在土地、劳工、资本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简化营商手续。目前印度完成合约所花的时间,是“世界经合发展组织”国家的两倍,导致的成本占到合约总成本的40%。印度古老的劳工法是全世界最僵化的,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投资。在世界银行的“世界营商”排名榜上,印度在183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162位。
过去30年日本企业大量投资中国,但现在他们感到过度依赖中国。印度需要确保成为这些日本企业的替代投资目的地。总之,今后20年制造业将从已发展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大转移,印度必须抓住机会,为非常年轻的人口创造工作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