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记者江夏编译报道: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日前刊登“大西洋理事会”“斯考克罗夫特国际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前美国国务院政策策划人员曼宁(Robert Manning)的文章说,日本派遣外务省事务次官斋木昭隆访问北京,企图修补钓鱼台列岛/尖阁群岛主权纷争导致的紧张双边关系。他飞抵北京时,中国官方媒体排除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建议的日中峰会的可能性。
除了与日本的领土冲突,中国也在亚洲彰显其更多“核心利益”。例如,官方《人民日报》、《环球日本》提出了琉球群岛是否属于中国的问题。有人猜测这进一步显示,北京可能寻求改变亚洲的秩序。中国现在对钓鱼台列岛采取准军事姿态,彰显自己的主权,展现更大的自信心。北京还通过中国地图上南中国海的“九段线”制造既成事实,坚持对南中国海岛礁拥有主权。而南海周边多个国家也对这些岛礁提出主权声索。“九段线”的基础不明,也不符合北京签署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华盛顿已经澄清,美日安保同盟适用于所有由日本管辖的土地。日本则不承认尖阁群岛/ 钓鱼台列岛存在主权争议。
中国此时自信满满令人不解。北京新领导人习近平面临严重的国内挑战,如环境灾难、贫富悬殊加剧、人口老化、经济增长模式失效等。中国的政治精英对这一切了如指掌,正尝试将经济从投资及出口导向型,转变为消费导向型,并增加服务业和科技创新的比率。
中国古代战略大师孙子教导说,“强大时示弱,弱小时示强”。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指导哲学。从今天习近平所处的世界看,邓小平的格言显然不失其明智。的确,邓在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领土争执上的智慧,今天更加引人共鸣。他承认领土争端无解的特点,力促搁置主权争议,联合开发资源。这导致中国和日本2008年签署了联合开发东海油气田的协议。然而,日本海上保安厅2010年在钓鱼台列岛海域逮捕中国渔民后,协议破裂了。
对中国行事方式和亚洲政策的恐惧,导致亚洲区内出现以美国为首,日本、菲律宾、印度、东盟参与的安全合作。很难说这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学者把这一切归咎于美国“重返亚太”导致亚洲不稳定,鼓励日本、菲律宾、越南提出领土要求,而中国只是被动应对而已。
从更广阔的角度看,中国在21世纪的繁荣与未来,主要决定于在资讯科技、3D打印、机械人、纳米技术、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创新能力,而不是维护对东中国海、南中国海细小岛礁不确定的主权要求。而且那片海域的离岸油气资源潜力,只能够满足中国能源需求的很小部分。总之,不论北京的最终意图是什么,都应当重温《孙子兵法》,重新思考自己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