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18日在批准克里米亚入俄的决议草案后发表了演讲。除了抨击美欧的双重标准,在演讲中,普京特意对中国表示感谢。普京称,感谢中国人民,中国政府对克里米亚和乌克兰问题经过了深思熟虑。“对于理解我们在克里米亚问题上做法的所有人,我们表示感谢。感谢中国领导人对待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问题能够从历史和政治全局出发”。
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支持普京吞并克里米亚。且不说,韩国开始担心朝鲜考虑到乌克兰弃核的后果而不会弃核,如果台湾地区效法克里米亚通过公投独立,中国将如何自处?在联合国安理会15日首次就乌克兰局势进行的表决中,中国首次提出了尽快设立由有关各方组成的国际协调机制,主张各方在此期间均不采取进一步恶化局势的行动等三点乌克兰问题解决方案。按照中国的提议,不单美国和欧洲17日公布的对俄罗斯制裁不应该,普京在18日签署吞并克里米亚的方案,仍然是在加剧局势的升级。
3月17日、1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记者提问对克里米亚公投有何立场时称,“希望各方保持克制,尽快通过对话寻求政治解决途径,在尊重各方合理关切和正当权益的基础上,实现克里米亚问题的妥善处理和解决。”中国并没有明确提出对俄罗斯的支持。普京特意提出感谢中国,实际上是对中国立场的绑架。
此前3月4日普京与习近平通话后,克里姆林宫新闻局发布消息称,普京和习近平以相近的立场讨论了目前乌克兰极其复杂的局势,希望俄罗斯领导人采取的步骤能够缓和社会政治紧张局势,确保居住在克里米亚和乌克兰东部的俄罗斯公民的安全。而中国外交部3月4日公布的通话通稿并没有中俄立场相近的任何表述。习近平当时对普京说,“相信俄方能同各方协调,推动问题得到政治解决”,相当于回应普京说“相信你玩得转”,指出了中国在局势中不选边站队。
从普京批评美国的军事干预政策,并表示克里米亚公投合法是因为有着科索沃的先例,可以看出,普京对付美国的方法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当年中国以侵犯主权为由,批评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现在俄罗斯使用武力威吓以及通过公投吞并克里米亚,和美欧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中国3月15日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投弃权票,正如在2008年的南奥塞梯事件上,中国能为俄罗斯做的底线是不予公开批评,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俄罗斯的协作也仅限于沉默中立。
中国官方媒体的声音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担忧。中共党报《人民日报》3月18日发表“钟声”评论文章《复杂问题要不得“片面论”》称,有人说俄罗斯“大国雄心”终得体现,有人说美国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诸如此类的种种说辞,落脚点都是“你输我赢”的陈旧思维,暴露出选择性认识的偏颇,都是要不得的“片面论”。
文章认为,从当前情况来看,在乌克兰问题上打破“恶性循环”的难度很大,但若有关各方无法保持冷静克制,恐怕还会出现更坏的结果。无论如何,反对一切极端暴力行为是必须的,国际协调也是必要的。最关键的是,要在法律和秩序框架内,充分考虑乌克兰各族和各地区人民的根本利益,避免局势进一步紧张升级,通过对话和谈判尽早解决问题。
文章没有为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欢欣鼓舞,而是对支持俄罗斯的片面观点进行否定,并将落脚点放在对话解决问题和乌克兰各族和各地区人民的根本利益上。
《人民日报》下属报刊《环球时报》当天也发表题为《普京镇住西方,难在长期主动》的社论,指出俄的力量毕竟有限,它既无苏联的国力,又无华约的盟助,如果西方最终下决心同俄开展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那么莫斯科将遭遇的挑战,会比华盛顿和欧洲面临的考验更严峻。克里米亚这一幕带来欧洲的剧烈震动,它有可能是莫斯科的一个胜利,但也可能仅仅是俄与西方漫长对抗的开始。
中国与俄罗斯在一定程度上是战略协作的关系,按照《环球时报》对俄罗斯处境的预判,俄罗斯与西方陷入终极对决,对于想要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急需发展战略机遇期的中国来说,明确支持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根本不现实。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3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