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国新领导层上台以来不放过任何重要机会,表达对同样实行威权统治的俄罗斯的“特殊友谊和感情”,强调同该国建立更密切战略伙伴关系的愿望。莫斯科领导人指使在乌克兰领土克里米亚半岛上演的公投闹剧却让同样面临一系列民族纠纷的北京难堪至极。3月19日一期《南德意志报》“政治”栏目上的一篇署名文章这样写道:
“这是一种中立,在很多人眼里,它事实上是对莫斯科的一种默认。于是,中国外交政策奉行的双重道德标准一下子暴露无疑。
“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 关系并非总是亲密无间,在毛泽东时代,这两个社会主义兄弟国家之间曾发生严重冲突。然而,过去数年里,两国重新建立起了亲密关系,这自有其原因:两国都带着忧虑的心情关注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进逼;两国在伊朗和叙利亚问题上都反对美国的利益;对基辅政权更迭一类事件的愤怒情绪使两国更形团结。—在西方人的眼里,那里(基辅)所发生的乃是一场革命,北京和莫斯科则相信,那是美国人和欧洲人从强权政治利益出发进行操控的结果。
“当然,两国间的关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俄罗斯对中国进入其后院—中亚满腹狐疑;中国领导人则注意到,莫斯科多年来恰恰向其并不喜欢的邻居日本频频示好。不过,在过去的12年里,中俄两国间的贸易额翻了7番,达到每年1000亿美元。……”
文章接着写道,克里米亚事件却使中俄间关系受到 巨大考验,让北京最高领导层尴尬不已,原因是:
“克里米亚脱离乌克兰却触动了北京的一根最大的痛感神经。
“本周一,中央宣传部向全国所有编辑部发出一项指令,禁止有关克里米亚的报道同‘台湾、西藏或新疆等本国议题相连系’。对官方媒体的新闻审查相对简单些,在网络和在社交媒体上的监控却要难得多,不过,审查官们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的屏蔽了象用户lc22那样的评论:‘看来,中国支持克里米亚公投。那么,为什么反对新疆、台湾和西藏独立?’
“北京在乌克兰问题上采取弹性态度,理由是,相关问题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因素’。本周六,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欧洲之行,并将访问德国。可以设想,他的会谈伙伴会希望他拿出更清晰的解释”。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3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