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万维读者网记者林孟编译报道:中俄历时10年的天然气交易,终于在普京访华的最后关头成交。美国《彭博新闻社评论》5月21日发表社论说,普京与中国达成这笔巨大的新交易,是否再次从战略上牵制了美国及其欧洲盟国?虽然普京很想让大家作此想,但真相并非如此。
这项协议谈判了10年之久,外间已预期今年会达成交易。10年来中俄之间谈不拢的主要是价格问题。但本周宣布的协议并没有透露确实的天然气价格,以及双方各自负担多少输气管道建设费用等详情。但显然中国支付的价格,将比欧洲国家购买俄气的价格低。如果情况果真如此,中俄双方为达成协议,都从各自原来的立场退了一步。
协议如果有赢家,那就是中国。北京利用俄国极欲向美国和欧盟示威之心,争取到更好的价格,以及对中国更有利的输气管路线。中国正在使能源供应多样化,急于摆脱对煤炭的依赖,因此达成协议对北京是有利的。至于俄方,普京为俄国的出口争取到一个新的大客户,足以告诉美国和欧盟:多谢你们,没有欧洲市场俄国的日子也不错。
协议没有公开表示的,是一种全球性的再结盟,这将使美国和欧洲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中俄关系纠结的历史表明,两国的长期利益并不互补。普京也不希望俄国依赖中国多于依赖欧洲。总之,按新协议规定,俄国从2018年开始向中国供气,数量也只相当于对欧洲供气量的四分之一。即使对华供气量以后增多,俄国也不能说现在就可以甩开欧洲市场,只靠新协议就过上好日子了。
俄国一旦度过乌克兰危机,仍将有各种理由修复与欧洲的关系。目前欧洲应该善用已有的筹码。乌克兰局势至今继续受到关注,中俄新交易并没有改变欧洲的盘算。从长期看,欧洲已经知道必须使自己的能源供应多元化。中俄新协议只会强化这种认知。
中俄两个由专制政府统治的大国加深关系,寻求新的合作方式,当然总是令人关注的。但在这桩交易中,中俄新的结盟关系不可能改变长期存在的对抗性逻辑关系。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正在快速增加,如果中俄这种伙伴关系长期维持下去,中国可以减少使用煤炭而代之以天然气,将对全球有利,符合每个国家的利益。从这点看,或许要感谢普京先生。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李天一被判10年出狱后 令人愤怒的一幕出现 |
2 | 惨被拒绝,川普现已骑虎难下 |
3 | 一尊这次彻底栽了 |
4 | 意外逆转!习访东南亚,收到坏消息 |
5 | 中美突传重磅!紧张局势加剧 北京对川普出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