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普京引爆白宫国务院矛盾 奥巴马中招

www.creaders.net | 2014-11-20 10:36:43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奥巴马(Barack Obama)连任以来外交颓势一直未消除,而其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的多番较量之中亦始终处于下风,这也让外界对其国安团队的凝聚力和实际行动能力抱以怀疑。与之相伴的则是,此次中期选举民主党失败后,华府对于奥巴马国安团队是否需要“换血”的讨论更是多了起来,究其根本原因实际上仍在于,奥巴马政府屡屡在外交中曝出无法统一团队口径的短板。

  奥巴马上周前往中国和澳洲同普京的互动极为尴尬,任期仅仅剩下两年的奥巴马及其幕僚似乎无意改善对俄关系,不但将俄罗斯视为和埃博拉及“伊斯兰国”(ISIS)一样的威胁,而且还威胁进一步制裁俄罗斯。而普京在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更是被奥巴马、阿博特等美欧领导人排挤,提前回国。由此来观,美俄关系的改善仍路阻且长。

  回国后,普京11月18日在莫斯科与出席全俄人民阵线行动论坛的代表进行座谈时表示,“他们(美国人)不想凌辱我们,他们想让我们屈服,想通过损害我们的利益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想把我们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而其外长拉夫罗夫则于第二天在议会指出,对于奥巴马将俄罗斯等同于ISIS式的威胁,克里(John Kerry)曾告诉他,不用理睬奥巴马这一定性。笔者判断,拉夫罗夫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克里作为在伊朗核谈判桌上拉夫罗夫的同僚,不排除对后者作出这一表态。这再次凸显出被架空的克里在外交上同白宫的不协调,而普京政府的这一“离间计”也巧妙地反映出奥巴马当前对俄关系的尴尬处境。

  实际上,美国务院与白宫的“温差”由来已久。自奥巴马初任美国总统,并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提名前第一夫人、纽约州参议员以及曾作为奥巴马最大选战对手的希拉里(Hillary Clinton)为新政府国务卿后,白宫与国务院便愈见分裂。虽然奥巴马强调“一切由他拍板”,然而这样一种“劲敌团队”最后却逐渐转变成为“劲敌冲突”,白宫与国务院的不同调也愈发凸显。

  从外交分工上看,虽然理应是国务院主外重在执行,白宫主内重在决策。但希拉里却明言,“美国外交政策具有三条腿:国防、外交与发展。我们要对其中两条负责”,使得奥巴马的国安团队彻底沦为“两套人马”。即便是在希拉里离任之后,这样一种裂痕依旧难弥,并随着奥巴马试图全面掌控政府主导权而进一步撕裂。以至于当前美国务卿克里几乎已被完全架空,手中仅余执行权并依奥巴马的指挥在中东地区疲于奔命,从巴以到伊朗。

  基于这样一种现实,一向习惯“失言”的克里,私下向拉夫罗夫表达自己的“不满”显然没有太出人意料,不过这也恰恰为克里姆林宫“从内部分化”奥巴马团队提供了契机。在某种意义上,隔空喊话确实是门学问,外交术语虽往往被指言辞太过于含煳,但让人抓住痛脚实际上只会更加麻烦,事实上,克里的“失言”已不止一次被普京钻了空子。

  虽有奥巴马设置对叙利亚动武的“红线”在先,但2013年10月克里在欧洲斡旋叙利亚危机时有意无意间的一次“松口”,抛出“化武换和平”的条件,却导致普京借机主导了叙利亚化武危机的解决。

  当时,克里在英国伦敦回答“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如何才能免遭美国军事打击”的提问时表示,“当然,他可以在下周内向国际社会交出所有化学武器,毫不拖延”,话音一落,一场大外交便迅速开启。就在克里乘机回国的途中,普京通过拉夫罗夫放出消息称,愿意以国际社会监管叙利亚化武换和平。这样一种提议随即收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立即声援,英法德予以认可,以及中国的支持。在奥巴马正为何时动武以及是否得到国会授权困扰时,普京此举无疑搅乱了奥巴马的原有布局。且此次事件的发生恰值克里上任后不久,他的一番话实际上也凸显了国务院和白宫在外交事务上的不协调。

  在此之外,美俄对马航MH17坠机事件的不同处理亦然如此。由于事发地点和时间均有一定的敏感性,加拿大等国以及一些美国政客虽在第一时间将矛头对准了俄罗斯以及普京,但由于普京在第一时间迅速反应,参加完巴西金砖峰会回国的他抢在美国情报机构之前亲自打电话告诉奥巴马关于MH17坠毁事故,并通过克宫公布声明对外公布了这一情况,从而成功“闪避”了可能针对他的恶意猜想,手法可谓巧妙、迅速、有效,且占据了道德和舆论的高地。

  相比之下,美国政府的反应更显低调、甚至紊乱。在普京致电奥巴马2个多小时后,白宫才正式发布声明,公布了奥巴马和普京通话的具体内容。并且在此后的12小时内,白宫内部始终都处于一种评估和追赶克林姆林宫反应的状态,沟通也明显失调。导致不在华盛顿的奥巴马和副总统拜登(Joe Biden)先后2小时内出面致电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Peter Poroshenko),承诺会提供援助。而在白宫7月17日中午就该事件作出表态之后,美国国务院超过10个小时后才就此次客机被击落发布新闻稿,但只字未提俄罗斯与乌克兰,白宫国安顾问更是在事故发生后12小时都未发声。

  当前,在伊朗核谈判问题上,奥巴马政府或将面临同样的窘境。随着伊核谈判最终期限将于24日到来,美国极力施压伊朗妥协之外,近日又有媒体爆料,普京有意接受伊朗核材料,并以此推动伊朗核最终协议的达成,如果此举真正成行,奥巴马又将遭遇怎样的尴尬?

  而就在拉夫罗夫公开有关克里的爆料当天,奥巴马的新任驻俄大使特夫特(John Tefft)也向普京递交了国书,但却遭遇“尴尬”。普京表示,如果莫斯科和华盛顿能够在“相互尊重和务实”的基础上建立伙伴关系,那么两国就可以找到务实合作的途径。而鉴于其不久前刚刚发表了强硬的对美声明,此番言论几乎可以被视为纯粹的外交辞令。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