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关注的希腊公投尘埃落定,逾六成人反对接受债权人救助方案,高喊「民主不可被勒索」的希腊总理齐普拉斯,欠债不还钱当做政治问题,希腊和欧元区同被拖入未知水域,这场公投成为欧洲一体化分水岭。
希腊无力还债,齐普拉斯早前访俄时,抱怨这不是希腊的问题,而是欧盟的问题,俄罗斯总统普京告诉媒体:「当你欠人一大笔钱又无力偿还,这当然不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也是债主的问题。」
不少人认为希腊理财不善、欠债不还,齐氏还大条道理发起公投「赖债」,此一流氓作风绝不可长。不过当年坚持让希腊加入欧元区的欧盟大老,真的全无责任?普京认为希腊落得如斯田地是债主问题,不无弦外之音。
有传,被喻为「欧元区之父」的德国前总理科尔,当年坚持将竞争力低一级的意大利纳入欧元区。论国力和财政状况,希腊比意国更差,希腊通过审查获准采纳欧元,与科尔藉经济一体化消弭冲突的政治信念大有关系。
若说希债危机因一厢情愿的政治判断萌芽,欧元区有统一货币政策、无统一财政政策,成危机迅速滋长的政治养分。欧洲好景时,以欧元发债的希腊,市场上信用媲美德法。
至○九年金融危机爆发,一直被低估的希债问题,因各方开始思考「希腊倒债谁来埋单?」急速恶化。欧盟大老既想维持外界对欧元信心,又不想开富国代穷国还债之先例,遂要求希腊民选政府牺牲财政自主权换取援助,希腊紧缩过度民怨爆煲,是欧元区欠缺统一财政政策所致。希腊主权不可侵犯,国家尊严不容践踏,齐氏理直气壮以政治方式应对经济问题。
只怕日后欧元区和神根区发生类似希债危机的争执,成员国执政者纷纷以齐氏为师,披「民意至上」战衣撑到底。齐氏上演「小国宁为玉碎」的希腊悲剧,冲击大国主导的欧洲一体化模式。究竟人多好办事抑或汰弱留强较可取?欧盟未来或因德法首脑一念之差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