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8月19日,《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安倍晋三不愿正视的二战历史》,评论不久前安倍就历史问题发表的“安倍谈话”。相较于已被日本收购的《金融时报》看似公允的社评《亚洲应该向前看》,《纽约时报》此文的观点实则更为客观公允。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批评日本舆论日增。这释放出了重要的信号。
美媒痛批日本 美日裂痕加深
自安倍第二次上台之后,美国主流媒体的批评频率与语气日甚一日。以能在较大程度上代表美国官方态度的《纽约时报》为例,该报自2013年始先后发表文章《另一次否认日本历史的企图》《日本危险的民族主义》《安倍先生危险的修正主义》《日本媒体被安倍收买了?》《日本那些无视历史的人:为二战期间慰安妇历史道歉再次引起争论》《日本洗白历史》。《华盛顿邮报》也有文章《安倍晋三无力面对历史》《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是挑衅行为》等。
相较于《华尔街日报》等媒体较为亲日的立场倾向,《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这些文章或许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美国政府的态度。如此,也就意味着美日关系可能是出现了日渐扩大加深的裂痕。可以发现,这些针对日本的消极评论大多聚焦于日本不断崛起的民族主义、对历史罪行的不真诚态度、对新闻自由的打压等等方面。对美国而言,这些都是意识形态层面的表面动向,而其牵扯到的问题本质更应引起重视。
修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在慰安妇等问题上闪烁其词、对道歉问题模棱两可、对广岛和长崎受到核武器攻击悲剧的强调,不止会伤害中韩两国的感情,是对历史的不负责,而且将对美国的意识形态合法性、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角色构成冲击。毕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亚洲战场,美国是与中国、韩国等受到日本侵略的国家地区处于同一战线,是当时日本的敌对国。如果日本的侵略战争是被迫的、合理的,甚至是神圣的,那么与其交战的美国等国家就会被视为阻挠者、施害者、非正义的,甚至是对日本犯下了罪行。
除此之外,日本政府对媒体的动作也释放出了特殊的信号。据《纽约时报》文章《日本媒体被安倍收买了?》称,“安倍将自己领导的内阁在本财政年度的媒体预算同比增加了近三分之一,总额达6,400万美元左右。而且,他的行为正变得越来越明目张胆。”该文还点了《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和《每日新闻》等日本重量级媒体。此种做法一向为西方世界所不容,概因会干涉并遏制作为普世价值这定的“新闻自由”。因此,安倍此举是对美国所信奉的价值观的破坏与挑战。这可能说明,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表现乖顺的日本,或许并不是美国所信奉的西方价值观的忠实信徒。
其实,对于日本的这些表现,美国方面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注。对日本媒体动向的报道是一例,《纽约时报》在2015年8月10日发表的文章《对日本投下的原子弹,是正义还是罪恶?》也是一例。实际上,《纽约时报》等媒体的揭示和批评是其中一方面。
美国国会调查局每年一般会定期发布两至三份有关美日关系最新动态的分析报告,重点针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及慰安妇等问题做出一系列评价。报告批评称,去年12月安倍不顾美国的反对,悍然参拜靖国神社,导致日本与中韩两国关系恶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美日信赖关系”,同时也让人看清了日本领导人的本质。报告还说,安倍的历史观可能与美国在有关二战期间以及战后对日占领等问题上的认识“相对立”。
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坎贝尔日前在华盛顿参加一场智库讨论会时表示,“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伤害了我们,将美国置于尴尬的境地,也给日本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一位美国白宫前官员向媒体透露,由于安倍近来种种言行有些“失控”,包括国务卿克里在内的一些美国政府高官已对日本产生新的想法,认为现在的日本“难以捉摸且很危险”。就在安倍执意参拜靖国神社后不久,美方罕见地公开表示了“失望”。
70年“忍”后 美日大变局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近期出版新书《世界秩序》,对当下全球局势变迁提出自己的解读。书中在提到日本时说,它将审视与美国盟国关系的得失,以及这一同盟关系为推动双方广泛的共同利益所起的重要作用。它也将考虑美国从三场军事冲突中抽身退步的事实。是继续依赖与美国的盟国关系?适应中国的崛起?还是采取更加自主的外交政策?三个选项中日本最终会选哪一个,抑或会把三者相结合,取决于日本对全球力量均势的估计,而不是美国向它做出的形式上的保证,也取决于日本对事态发展的基本趋势的看法。对日本而言,美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方向依然充满变数,而日方选择的结果也将给亚洲和世界秩序带来一种新结构。
毫无疑问,日本是当下全球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支力量原本是被划归美国,体现为美国主导和维持世界秩序的其中一部分。然而现在,美日之间的这种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观察者很容易注意到中国正在强势崛起的现实,并将其视为21世纪历史性事件之一。作为“一极”的美国对此有着本能的敏感,做出“亚洲再平衡”的战略调整,并且伴以一系列强硬高调的姿态。不过,截至目前,美国方面的动作尚未开花结果,而日本则已经展开积极有效的行动。
比如,日本修改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强推七国集团发表涉及东南南海的声明,加强与东盟尤其是菲律宾的合谋与一致行动,在未来五年向东盟提供200亿美元的政府援助,与中国展开高铁竞争,向越南捐赠3艘巡逻艇。此外或许还有,通过对国内媒体的整合、对国外重要媒体的收购遥控,在意识形态层面“围攻”正在走向世界并扮演角色的中国。
有评论称,美国奉行的是一种“纵日制华”的策略,也即通过放手纵容盟友日本,以之制约中国,而作为域外国家的美国能够收获渔翁得利之功效。毕竟,美国的相对综合实力有所下降,国防预算亦大幅收缩,渐有力不从心之感。然而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不是“驱虎吞狼”,而是“与狼共舞”“放虎归山”。美国的此一盘算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战略误判。
上文已经提到,传统的美日关系已然出现裂痕。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中国崛起的刺激、美国的纵容与放手,而其根本原因则更可能在日本内部。日本民族主义的兴起,对侵略历史的否定与美化,对代表西方价值观的新闻自由的打压,其实是意味着日本自身的觉醒、回归、独立化(多维新闻《安倍“大变脸” 日本的觉醒与反噬》,对此有较多分析)。这是一种国家战略的大幅变化。而这一变化趋势难以避免地会导致对美国秩序和价值体系的“颠覆”和挑战。
如果更全面地、从长远的视角来看,与其说是中国崛起,毋宁说是东亚和东南亚的崛起。其领衔者不止是中国,而是中日两国,而且日本已经走在了中国前面。在日本成为其所谓的“正常”国家之后,观者可能才会发现,日本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忍”之后,终于再次以他70年前固有的面目出现了。 (麦垛 撰写)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风向突变!中美传出重磅消息 |
2 | 军中传来大消息 习准备按下“毁灭键” |
3 | 又一亲信“叛变” 军队秘密入京 要出大事 |
4 | 俄罗斯暗中捣鬼 习身体不行了 |
5 | 视频泄密 习疑似在俄罗斯犯病 眼与脖子失控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