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各国加大了对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控制区内的轰炸力度,尤其对石油业务链的轰炸力度,目标不限于移动炼油设施,还包括钻探和运输设施。这让陷入胶着的中东反恐局面,似乎取得了一些相当大的进展。尤其是普京大帝,简直成了反恐救星。俄罗斯的轰炸似乎不仅重创了伊斯兰国,而且也揭露了土耳其私通恐怖组织的罪行。然而真的是这样的吗?
其实从2003年开始,中东地区的石油走私就开始了。其原因无非就是,政府控制的油井不断在各方争夺中反复易手。获得油井控制权的势力,不能走政府渠道卖油,于是就自己开发渠道。所谓“走私”,不过就是不走政府的意思,在碎片化的国家,这其实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阿富汗边境的部落跑到巴基斯坦买日用品,伊拉克人民跑到伊朗去卖货,只要没有向政府报备,纳税,其实都是走私。
所谓的石油走私,其实也是一个逻辑。它并不是偷偷摸摸的事情,它是光明正大的事情,不过就是不受政府控制而已。对于老百姓来说,生活还是生活,工作还是工作。不过就是向谁纳税的问题。在10余年间,围绕着走私石油已经形成了复杂而稳定的供应链条。不只是土耳其,事实上大多数周边国家,以及相当多的能源供应者都参与了。因为走私石油价格低,转手利润大,所以人人都乐意当中间商。俄罗斯人也同样如此。
滚滚石油便宜了别人,你要说当地政府恨不恨,肯定是恨的。但是再恨,它也只是想着夺回油井,而不是毁坏油井。事实上,这是各方的共识,那就是这个基础设施实际上是这一地区所有人的共同财富,可以争夺,但是不能毁坏。
长期依赖走私的不止是土耳其人,与“伊斯兰国”仇深似海的叙利亚政府也同样如此。大马士革的能源供给,离不开“伊斯兰国”的控制油井,甚至大马士革本身的电力供应也要依赖于“伊斯兰国”控制的电站与石油。仗打得死去活来,但是生活要继续。双方会为石油设施争得你死我活,但是双方都不会破坏基础设施,因为这关系到该地区人民的基本生活。这就是著名中东学者殷罡先生所说的“沙漠法则”:人们会为控制水源而血流成河,但是没人会去破坏水源。这就是为什么,反恐战争打了这么久,各方似乎都没有注意过石油走私的存在一样,因为这就是这片沙漠中共生的关系。
要反恐,你可以限制石油走私,甚至轰炸运油路线,其实这个很简单,只要摧毁关键性的桥梁就可以了,但是轰炸油井就过分了,因为它炸烂的不是伊斯兰国的油井,而是这个地区的经济支柱。占领区的老百姓都要靠这些石油设施工作,而占领区周边的老百姓都要依赖这些石油生活。然而,对于不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政治势力而言,这种共生关系就不那么重要,他们既没有投鼠忌器的顾虑,通过毫无风险的狂轰滥炸来就成为了最便宜的选择。尤其当这种狂轰滥炸被赋予某种道义的神圣光芒之后,那些因为轰炸而陷入窘困的平民就更不为人所注意了。
更不得不警惕的是,在把逊尼派地区炸成一片焦土之后,真正的恐怖分子还在那里盘踞。伊斯兰国虽然会受到影响,但是却不会伤筋动骨。因为伊斯兰国靠着对近8万公里的占领区征税,以及在全球穆斯林世界的地下募捐就足以支撑。伊斯兰国在全世界拥有不少于1000万的宣誓效忠者,光是这些组织与个人的捐款就是一个天文的数字。普京的轰炸更接近是对当地老百姓的暴行,它是不仅无法摧毁伊斯兰国,而且还会让大量一无所有的逊尼派百姓还将成为恐怖主义者最坚定的支持者。这将让未来的可能的地面战争陷入无休止的人民战争的海洋。美国人以反恐的名义加诸阿富汗、伊拉克人民身上的暴力,最后都成为了恐怖主义最好的催化剂,而今天以俄罗斯为首的几个大国对中东石油设施的摧毁,实际上是在走美国人的老路。它只会更加激起逊尼派世界普遍的敌意与愤怒,让恐怖主义者能够更容易地裹挟一无所有的民众。
事实上,普京也非常清楚这点。他的反恐不过就是一个政治秀,其目的既是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缓解人民对糟糕的经济形势的不满,也是逼迫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认可俄罗斯的侵略行为。他已经开始谋划着从中东脱身,最典型的就是不停地号召联合国接手、组团。只要联合国一接盘,普京就算解脱了。因为接下来的漫长消耗战,以及随之而来的失败,就可以归咎于联合国而不是俄罗斯了。问题在于,奥巴马是个蔫坏的主儿,死活不肯往中东这个烂泥潭里再跳了,欧洲几个国家也是鸡贼的不行,象征性地炸一炸还行,地面战争是一点勇气都没有,然后还有土耳其果断而勇猛的添乱把俄罗斯人收手的打算彻底搅黄了。最后就是俄罗斯掉进中东的坑里了。普京同志被迫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今天中东的乱局,从根本上讲是外部世界的野蛮干涉,摧毁了这一地区的稳定秩序。所谓恐怖主义的兴起,不过是政治失序的一个结果。只要逊尼派与什叶派不达成某种平衡,只要周边的国家不进行真诚的合作,这个地方的稳定与和平就不会到来。而怀着各自目的的外来干涉者,不管他们打着什么样的旗号,最终都只会让这里变得更加混乱与血腥。我们要反对恐怖主义,但是我们也要对反恐名义下的滥用武力保持警惕,有时候它会适得其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