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8日下午三点,日本明仁天皇透过电视录影,对全国民众传达了自己的「心情」。天皇说担心自己年事已高,可能将会无法好好履行作为日本象徵的工作,也担心若做到过世为止,丧礼以及新天皇继位的仪典会过于扰民。同时也认为设置摄政跟减少公务并不妥。虽然限于宪法天皇不得干政的规定,讲得非常委婉,但言下之意已经很明显——天皇希望能在生前退位。
看完天皇的谈话之后,日本民众普遍的反应,多半是同情天皇的辛劳,希望能按照天皇的意愿办理。台湾人看了可能也会觉得,一位年过八十还公务繁重的老人想要休息,也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在天皇缓慢平和的「谈心」后,即将引发的政治波澜,却是意外险恶。
在日本历史上,天皇的政治地位有过许多变化。例如最为人所知的战国时代,以及之后开启的德川幕府,当时的天皇就显非实质的最高权力者。之后幕府倒台,新的藩阀政府借助明治天皇的权威树立正当性,天皇又再次登上政治的舞台,并透过古代神话,将「万世一系」的天皇上升至「国家神道」的「神」。
现今谈到神道教,可能会想到观光客云集的各神宫、神社,但在当时国家神道透过强迫全体国民信仰天皇,藉政教合一以推动集权统治,扮演了军国主义崛起的重要支柱。
在战后虽然基于政治上的考量,盟军维持了天皇制,但昭和天皇发表「凡人宣言」,步下神坛。新的日本国宪法更是严禁天皇干政,其职务仅限于象徵性行为。但天皇制深植于日本社会、政治与法律体系的影响力,并未随着「国家象徵元首」的定位而被根除。
现任明仁天皇做为掀起战争的裕仁天皇之子,多年来强调对战前帝国主义的反省,因此获得了日本民众与国际社会的尊重。弔诡的是,明仁透过反省历史而获得的声望,又反过来巩固了另一项战前遗产——天皇制的正当性。
历史上的日本天皇并不总是掌握大权。像是14世纪的后醍醐天皇(图中被背者),就曾被镰仓幕府流放到隐岐岛,直到1333年才在大将名和长年(图中背人者)的协助下逃出。虽然后来后醍醐天皇成功打倒了镰仓幕府,但武家力量仍在足利尊氏的带领下与天皇对抗(南北朝时代),护驾有功的名和长年也于1336年在与足利军的对抗中阵亡。 图/町田信次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