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真真假假孰是孰非,如今已不得而知。
2007年6月27日下午一点半,阿什拉夫·马尔万从他位于伦敦公寓里的五楼阳台坠下,主动脉当场破裂。有人尖叫,有人报警,但救护人员到来时,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间谍”已然身亡。
在他死亡的那天早晨,四个年轻人正在距离公寓不远的大楼里开会,等待着他们的老板马尔万的到来。但是他迟到了,并且永远缺席了这次会议。残忍的是,这四位年轻人就透过窗户目睹了马尔万最后的自由落体运动。
马尔万是自己跳下去还是被人推下去的?
人们在尸检报告里发现了他血液里的抗抑郁药物成分,医生也表示,马尔万因为压力在两个月内瘦了10公斤。虽说这样,但从他备忘录里的安排和那段时间的家庭生活看,一切都井然有序,甚至可以说欣欣向荣,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导致自杀——当时,他还在筹划和妻子共同度假旅行。
那究竟是什么要了马尔万的性命?又是为什么现场到处都是目击者,却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能和他的死联系在一起?
1944年,马尔万出生在埃及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是总统警卫大队的一位军官。21岁时,他从开罗大学化学工程专业以一等荣誉学位毕业,并被征入伍。
这一年,在埃及首都的郊区赫利奥波利斯,马尔万参加了一场改变他人生命运的网球比赛。
在那里,他邂逅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穆娜·纳赛尔——时任埃及总统的第三个、也是最受宠爱的女儿。两人迅速坠入爱河,第二年夏天便步入婚姻殿堂。通过这段婚姻,马尔万迅速跻身埃及上流精英阶层。
婚后他继续完成两年兵役,随后搬去伦敦,开始了化学硕士课程的学习。
谁知道在伦敦求学的马尔万嫌老丈人给的家庭津贴不够。为了增加收入,他转而接受了科威特酋长夫人的金融支持。
居然跑去接受了别国的“经济援助”!几个月后,纳赛尔总统从埃及驻伦敦大使馆得知这一消息时气得跳脚。
于是这位总统老丈人喝令女婿离开伦敦、回到开罗,只有在考试交论文的时候才能回伦敦。
在开罗的这几年里,马尔万在总统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为老岳父鞍前马后在所不惜。作为总统特使的他,走访了中东世界,团结了包括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一众阿拉伯世界好兄弟,打开埃及外交新局面的同时为自己积攒了大把大把的人脉资源。
但这个时候,马尔万传奇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借着总统给的“免死金牌”,加之老司机频频刷脸,马尔万的军火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远销海外。据说,他最大的主顾是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武器源源不断地流入战火纷飞的国度,财富也源源不断地流入马尔万的口袋里。
从前那个穷酸的大学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埃及首富、世界富豪——十年流转,他个人的资产已经高达3亿4000万美元。
赚得盆满钵满以后,马尔万开始在世界各地购买豪宅。
“全世界最昂贵的街”巴黎第五十大道上的豪华公寓给爱妻穆娜居住,伦敦卡尔顿豪宅区则是留给自己的大多数独处时光。“费尔康”私人喷气机用来方便和家人四处游玩谈生意,“切尔西俱乐部”里3%的股份是他和英国上流富翁交情不浅的见证。
马尔万本可以这样一路顺风顺水,风风光光过着名利双收的生活。但历史学家哈罗·布鲁姆在《毁灭前夕》一书中的披露改变了一切。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马尔万,这位曾经为他的岳父,也就是埃及前总统当过“御前侍卫”,又在岳父过世后继续服务新一任总统,为埃及外交付出毕生精力的总统特使,竟然是以色列情报机构里的间谍!
书中写道:1969年春天,马尔万访问了伦敦。表面上是来看胃病,谁都没想到,他在递给医生的X光片里竟然夹着埃及官方公文文件,要求医生转交以色列驻伦敦大使馆。三天以后,他就接到了以色列情报机构“莫萨德”代理人的电话。
一石激起千层浪,书中有声有色的描绘将马尔万推向风口浪尖,此起彼伏的质疑声将他的情绪推向抑郁的边缘。更要命的是,所有以色列的“敌人”都因此将他视为暗杀目标,他的性命因而陷入巨大的危险之中。
事情一经曝光,马尔万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日夜担心被人暗杀。妻子穆娜曾经表示,在去世前的几个月里,每晚睡前他都会谨慎检查房间门窗安全,这个现象在过往三十八年的婚姻里从未出现过。
“永远不要曝光在世的间谍们。”布鲁姆在得知马尔万的死讯后表示后悔。
而莫萨德高级特工Uri Bar Joseph在《天使》一书中又提供了另一个细节略有不同的版本:那天马尔万自己走进以色列大使馆,要求与安全团队成员对话。他留下自己的名字,表示希望为以色列情报局效力。
莫萨德是什么组织?被称为“特工帝皇”的摩萨德,曾1分40秒解救人质,曾阻遏伊朗核计划,还曾劫持过苏联战斗机——“绝对的忠诚与惊人的效率”翻译成人话就是“什么事都干得出”。
但是很显然,莫萨德并不相信马尔万的忠诚。过分热情的背后可能是双面间谍的险恶,谁知道他会不会向以色列提供错误情报以获得埃及方面的欢心?
不过马尔万早就料到莫萨德的这层顾虑,他沮丧地告诉当时的联络员:1967年的战争里,埃及六天内就被打败。因此,他投靠以色列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纯粹只是想要站在胜利的一方。
看了看手里千年一遇的机密材料,莫萨德的欧洲头目决定相信他。
1973年4月,他向以色列发出警告:来自埃及的攻击迫在眉睫。以色列军方严阵以待,派出成千上万的预备役人员,耗费将近3500万美元成本处在戒备状态。
但攻击并没有到来。
1973年10月,马尔万又从巴黎致电以色列,通过暗号警告以色列即将到来的战争。以色列内阁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按照马尔万的信息动用坦克——这次信息正确了,午后两点,埃及入侵。
就这样,马尔万自由穿梭在埃及总统府与以色列情报机构之间,游走在正义与忠诚的边缘。也有许多人相信他是一名双面间谍,在给以色列提供情报的同时利用假情报干扰以色列军方做出决策。
真真假假孰是孰非,如今已不得而知。
尽管世人对其褒贬不一,纷纷扰扰,却一点也不妨碍马尔万的儿子提起父亲时双眸闪现的光芒。
说起父亲,他几乎用光了世间所有美好的形容词,走在街头,同父亲的往事回忆更是历历在目:一起买衣服的裁缝店,一起共享午餐的披萨店,一同阅读与旅行。“伦敦仍是伦敦,记忆永远在那。我悲伤的是他不再在这里陪伴我,但我仍会记住那些充满欢乐的时光。八年,是时候让伤口愈合了。”
对于痛失丈夫的妻子穆娜来说,她坚信是莫萨德特工谋杀了她的丈夫,且至死也不愿相信同床共枕几十年的枕边人竟是以色列间谍。世人关注的是马尔万的八面玲珑深藏不漏,对她而言,则是失去丈夫的悲痛欲绝。
马尔万是不是双面间谍,和他的死因一样成了一桩悬案。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恐怕只有他曾告诉儿子艾哈迈德的真理:
“在这个世上,你想知道的一切都是公开的。你只需要看着它,研究它,把关键点连接起来,你想知道的一切就都自然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参考:
1.Simon Parkin.2015.”Who killed the 20th century’s greatest spy?”
2.Uri Bar-Joseph.2016.”The Spy Who Saved Israel”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南海急刹车 政治局会议耐人寻味 |
2 | 只有19岁!全球最年轻富豪诞生 |
3 | 李天一被判10年出狱后 令人愤怒的一幕出现 |
4 | 川普宣布爆炸性消息 北京惨了 |
5 | 总遮脸的情色网红忽然摘下口罩露真容 全网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重磅!中国政坛惊现史无前例一幕 |
2 | 告别世界工厂 中国“游戏”结束 |
3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4 | 中南海急刹车 政治局会议耐人寻味 |
5 | 只有19岁!全球最年轻富豪诞生 |
6 | 李天一被判10年出狱后 令人愤怒的一幕出现 |
7 | 军中巨震 习失控军权或遭公开抛弃 |
8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9 | 川普宣布爆炸性消息 北京惨了 |
10 | 计划曝光 川普真动手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