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万维读者网(Creaders.NET)林孟编译报道:美国《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2016年12月号,发表该刊国内资深记者法洛斯(James Fallows)的文章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国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谢淑丽(Susan Shirk)和“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主任斯科勒(Orville Schell)已经组成共和、民主两党“美国对华政策专责小组”,成员包括二十多位两党的学者和行政老手。小组计划向候任的川普总统提交报告,就中国一旦真的往坏处发展,为川普提出政策选项。
笔者认为,应该对新的中国政策的要点进行广泛交流和讨论,其中包括:小心选择冲突。从地理、历史、民族心理考虑,周边海域一度是威胁中国的最佳地方,但现在可能是高调公开摊牌的坏地点。长期研究中国军队,被视为鹰派学者的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认为,中国有十六个战略恐惧,其中前三个依次是“恐惧封锁岛屿”、“恐惧丧失海洋资源”、“恐惧截断海上交通线”。
在中国国内,对中国追求先进科技、发达文化的主要威胁,正是习近平上台后日益加强的镇压。中国的大学只要被限制在中国的互联网内,就将始终是二流大学。只要北京政府公然操纵金融市场,中国的投资环境就将受到限制。老布什总统时代的驻沙特阿拉伯大使傅立民(Chas Freeman)对笔者说,北京的政治模式完全没有吸引力,即使对中国人民也同样没有吸引力,“这是个独一无二,无人复制的制度”。因此,中国的出格举动制造的恶意,远比北京的对外援助和孔子学院制造的善意多。
如此估计,并不意味着美国将面临持续几年或几十年的美中关系困难岁月。不必恐慌,历史现在似乎倾向于遏制中国的统治模式。美国一个盟国的国家情报机构负责人今年春天告诉笔者,“中国的战略真的是自掘坟墓”。但他担心这种战略造成的痛苦来得还不够真切,不够快,不能尽快唤起中国人民的求变之心。他认为,对他的国家和美国来说,如何应对中国人滞后的觉醒速度是一种挑战。
稳步塑造中国的选择。美国可用用来改变中国行为的最好工具是什么?每个人都会犹豫再三后说,这个问题太复杂。因为美国和中国在经济上,在科学、环境、学术甚至外交领域都纠缠不清。“惩罚”中国的任何措施必定也伤及美国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
当然,考虑到中国整合入美国的制造业供应链,大量投资美国的房地产和金融市场,事情并不会像许多美国人担心的那样,最后是中国“控制”了美国。问题反而是,美、中两个经济体现在都是一个大整体的一部分。同理,教训和公开责骂中国,并不能改变北京政府的行为举止。如果说有改变的话,那将是使他们的行为变得更糟。
可能有效的战略,是如一位前西方国家驻中国的大使所说,营造一种现实环境,在某种程度上使中国不再坚持目前的路线。最明显的例子,莫如中国军队骇客窃取美国公司机密的问题,通过奥巴马一年前在华盛顿对习近平一番软硬兼施的游说,使后者明白后果严重。于是不需直接威胁,不必公开冲突,中国军方对美国公司的骇客行动大大减少。
美中关系建立在平衡、互惠的假定基础上。美中两国人民应彼此敞开胸襟,亮出想法。两国的企业应合作发展经济,在对方国家机会均等。近几年发生的一些事情,迫使美国考虑,中国领导人是否仍然认为两国建立了平衡、互惠的关系?美国希望中方也考虑自己近来的行为,回到合作的轨道。美国情愿走更容易造福两国人民的合作道路,但也准备迎难而上。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3大预言2个已应验!第3个2040年发生 |
2 | 重磅调查:美这所顶尖名校挖出中共间谍网 |
3 | 习访俄出大状况 习普各自算盘曝光 |
4 | “太湿了先暂停一下” 人妻偷吃小王简讯被 |
5 | 习话音未落 党媒公开打脸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