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地时间7月4日,朝鲜的洲际弹道导弹“火星-14”试验发射成功。
据各方消息,该导弹飞行了40多分钟,共930多公里。以此推测,若该弹以正常角度发射,其飞行距离可能超过6,000公里,已达长程洲际弹道导弹级别。
因此普遍有专家认为,朝鲜特意选在美国独立日前试射导弹,其意味明显,显示特朗普上台以来的朝鲜半岛政策宣告失败。而中俄两国当然也紧张,在习近平访俄之际发表联合声明,着重提到朝核问题。
不少人疑惑,如果任由金正恩这样“任性”下去,朝鲜半岛的战略平衡会否随时面临破碎的危险。
长期以来,尽管看上去不时会剑拔弩张,但东北亚仍一直处于不至于失控的制衡中,这一方面得益于大国之间相互的拉扯与博弈,另一方面,相关国家足够冷静、谨慎的政治智慧也维持了平衡的持续存在。
金正恩或许正是看穿了这一点,才认为看似行走钢丝般的“富贵险中求”,实则万无一失,不论是此前连番核爆,还是今次试射导弹,他可能都有此笃定。
朝鲜目前走的拥核之路意在复制上世纪60年代中国的思维,但世殊时异,国际环境的更迭和国家体量的差别,已使朝鲜难以照例贯彻。
而面对“千夫所指”的国际环境,本已困顿的朝鲜连其唯一的事实盟友中国都敢于置之不顾,应当承认平壤对其周边战略态势判断之精准。
过去一系列的战略试探为朝鲜增添了不断冒险的信心。从研究导弹系统开始,朝鲜就表现出浓厚的拥核倾向,其在近十几年来持续进行导弹试验,出于当时的战略考虑,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并未进行过意图强烈的阻拦,及至朝鲜宣布氢弹试验成功,但似乎已经尾大不掉,难以再通过对话有所周全。
此外,自接替金正日之后,金正恩在朝鲜政坛高层开展了范围巨大的清洗,能够冲击金正恩权威的高官已消除殆尽,这成为其“任性”的国内资本。
其次,不管目前朝鲜是否真正具备核武器的实战化和投送能力,但“拥核”的这个事实依旧能够形成巨大的威慑,不管是对韩国,还是对美国,抑或是中国,这足以预前阻止可能出现的对朝的激进行动。
如此,内来环境的既成事实与半岛的战略博弈格局,构成金正恩总是敢于兑现其诺言的“三保险”,可以预见,未来朝鲜仍将维持同样的军工建设步调,直到半岛平衡被打破——这股力量可能来自平壤本身,也可能是外力使然。
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朝鲜的拥核之路如何发展,不单取决于制裁的实施程度,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域内国家还是域外国家,都应当认识到“拥核”的错误性,唯有全世界都形成共识,才有可能建设一个无核的地球。 (小枝 评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传中共3号人物,连基本尊严都没有了 |
2 | 对习换了个称呼,何立峰瑞士讲话露机密 |
3 | 何卫东的重大消息来了 |
4 | 这场大风暴,终于来了 |
5 | 和习近平斗常委突传新状况 |
6 | 突发!美国、日本,重大变数 |
7 | 深圳发生大事,令人细思极恐 |
8 | 疯传:白宫新闻秘书一边工作一边喂奶的照片 |
9 | 热议:中美一拍即合 会谈出奇顺利 |
10 | 曝美中破局始于一场秘密会议 他先退缩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