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人在俄罗斯:“他们死也死在俄罗斯上了”
2008年金融危机、卢布崩盘,温州人都挺过来了,但2009年俄罗斯政府一声令下,要关闭切尔基佐沃大市场,这一次,温州人没有熬过去。
黄金时代
“中国多烂的东西在俄罗斯都很好卖”
1995年夏天,刚从部队退役的王惠明踏进了雅宝路。已经31岁的他放弃了直接进入机关当公务员的机会,毅然决定下海,就是看准了中俄贸易的巨大潜力。
王惠明刚进入部队时,俄罗斯还没有独立,中苏边境线虽长达7600公里,但两国贸易始终不愠不火,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叶利钦吸取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教训,上任伊始就重用倡导“休克疗法”的盖达尔,在俄罗斯掀起了一场激进的市场经济改革,俄罗斯经济因此经历了“十年阵痛”。据资料统计,90年代俄罗斯的GDP仅相当于美国的1/10和中国的1/5,国内生产减少,民生凋敝。
反观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已经步入了新阶段,国内生产和对外贸易较1978年都有了质的飞跃。俄罗斯因轻工业产品贫乏而形成的市场缺口,被“中国制造”轻而易举地占据了,俄罗斯华商也因此迎来了贸易的“黄金时代”。
一位曾在俄罗斯企业工作过的中国员工说,“当时俄罗斯什么都没有,什么东西都要从中国买,中国多烂的东西在俄罗斯都很好卖。”
雅宝路是这个“黄金时代”的最佳见证者。根据《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提供的数据,2001年时雅宝路有约3000个摊位,长期经营者月成交额平均在50万至150万元之间,2000年雅宝路成交总额达50亿美金,成为中国最大的民间涉外批发交易市场。王惠明在雅宝路卖了三个月衣服,亲眼目睹过那里的商人是如何发家致富的。
为了积累资本,王惠明96年回到了家乡常熟,进了一家外贸企业做海外销售代表。与此同时,另外一位中国商人刘巍在莫斯科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
1999年,刘巍接到了一个东北做鞋的朋友电话,让他去火车站接两个从温州来莫斯科考察的客人。那时,在莫斯科做生意的温州人并不多,他们的鞋主要是销往新疆,一经打探后却发现新疆的鞋都卖去了俄罗斯,所以特意走这一趟。
第一次莫斯科之行并没有让温州人断定俄罗斯市场的前景,抱着尝试与合作的想法,他们向刘巍提出了邀请:我供货,你来卖。事实上,直到刘巍一个月后接到运输公司要他去提货的电话,他都没敢把温州人的话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