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大英帝国怎么成了“万恶之源”?

www.creaders.net | 2018-04-09 09:10:40  英国广播公司 | 5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从小到大,我听到的阴谋论不计其数,其中有些相当疯狂。

  我听说,李小龙被妻子下毒,他知道后,亲自动手惩治她。我还听说,李小龙会飞,希特勒还活着,战争最后一刻,他乘坐吉普车逃脱盟军追捕,吉普车先是变成飞机,然后变成船、潜艇!希特勒偶尔还给世界发信号,宣称,"我会回来的!"

  但是,有一个市井传言生命力特别旺盛:阿富汗所有的苦难,都是英国人造成的。

  小时候,我曾经想过,这是为什么呢?20几岁时我来到英国,后来我懂了,这种怀疑是有原因的。

  几百年来,阿富汗一直是沙俄帝国和大英帝国之间的缓冲区。两个超级大国在这片"三不管地带"(no man's land,尤指战争期间两国交界处的无人地带)频繁有大动作。

  据说,现代阿富汗版图划定的时候,阿富汗国王的看法根本无人理睬。1919年阿富汗独立之前,英国和阿富汗总过打过三次战争,之后英国人才永远离开。

  嗯?英国人真的永远离开了?

  在阿富汗人心里,英国人仍然藏在阴影中,监视着他们,密谋、策划;英国人仍然能把阿富汗内政搞到一团糟。

  有传说,英国间谍假扮阿訇,误导虔诚的信徒,还有英国间谍装作算命先生;我还听说过,祭台背后藏着财宝,四周的乞丐,其实都是保安。

  历史上的英阿战争:

  英国曾经三次试图征服阿富汗,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沙皇俄国在阿富汗扩张势力令英国十分恼火。1839年英国入侵阿富汗,迅速占领喀布尔,扶持起傀儡政权。两年后,喀布尔民众起义。1841年冬英军被迫撤退,16000多官兵幸存者寥寥无几。

  第二次:1878年英国再次入侵阿富汗,原因和结局几乎就是第一次的翻版。这一次,由于签署不平等条约英国还是从阿富汗攫取了大量利益。

  第三次:1919年英阿再次开战。起因是阿富汗新一代军官决心废除与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场战争后英国被迫承认阿富汗独立。

  痴迷阴谋论的并不是只有阿富汗人。一位库尔德朋友告诉我,如果下了一夜的雨,邻里有哪一堵墙倒塌了,妈妈都会埋怨英国人。

  伊朗有一部播放多年的肥皂剧,其中有个角色永远相信英国人在搞阴谋诡计,永远忧心忡忡。

  我的朋友告诉我,在孟加拉,如果你显得很精明、很会算计的话,人们会说你像英国人。

  在喀布尔,我们也有这样一个词,形容人血管里流着"恶毒的英国血"。

  但是,自从1980年代阿富汗爆发内战以来,我们心目中阴谋家的名单越来越长了,现在还包括巴基斯坦的情报部门、所谓的伊斯兰国,当然了,还有美国人。

  反反复复、一次又一次的外国干涉只会让阿富汗人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

  阿富汗——"帝国坟场"

  阿富汗位于欧亚大陆心腹。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她成为历来的交通要冲、兵家必争之地。

  从古至今,阿富汗多次经历大国入侵,但是她最后几乎总会把对方拖垮。因此人们总爱把阿富汗称作“帝国坟场”。

  除了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勃列日涅夫时期咄咄逼人的苏联以及冷战后信心爆棚的美国,都曾在阿富汗都曾陷入泥潭。

  有一次在伦敦,一位阿富汗裔出租车司机向我抱怨说,外国人要偷走阿富汗的石油,藏在客机里偷偷运出来;还有人说,外国人的目光盯上了伊朗的铀。

  在阿富汗,一名法官曾告诉我,本拉登是美国间谍,最后被干掉是因为他知道的太多了。还有人相信本拉登还活得好好的,在美国某个地方一个世外田园般的小岛上养尊处优呢。

  阿富汗的将军也会说,北约出钱、武器支持塔利班,他们甚至还说,敢于揭露这种内幕的翻译被从直升机上直接抛出去!

  还有传言说,北约部队从阿富汗走私犯手里购买毒品,藏在阵亡士兵的肚子里偷偷运回西方。据说,好多西方人从这个利润丰厚的行当中受益,其中包括英国王室。

  去年我去见个朋友,他的父亲是位来自东部地区的部落首领。

  喝完绿茶,寒暄完毕,我一张嘴就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我问他,你们那一片地区所谓的伊斯兰国怎么样了。首领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给我上了一课,那种我已经听过无数次的言论。他自信满满地说,"这都是伊斯兰国、美国人和英国人在玩儿游戏,付出代价的是阿富汗人!"

  我略感不解,接着问道,"但是,他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他坚持说,"他们计划都是长线的,可能50年,他们以为我们都根本搞不懂。"

  "如果真这么简单,那他们也太愚蠢了。你知道吧,我们是能看到蛛丝马迹的,比如俄国、巴基斯坦和中国构建的新阵营。"

  "你好好想想,美国一星期就能摧毁塔利班政府,怎么就不能干掉几个藏在深山老林里的武装分子呢?"

  很明显,他以为自己赢了这场辩论,转过头,冲着麦加方向开始祷告。

  最近在喀布尔,我刚刚和其它几个记者一起做完周五祷告,突然收到一条消息,显示有自杀炸弹攻击者在一座什叶派穆斯林的清真寺发起袭击。

  我问,"这是伊斯兰国干的吗?"另外一名记者回答,"还可能是犹太人或者基督徒干的。"

  我知道说什么也没用,但我还是接着问了一句,"那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那位记者这次显得更加确信,他回答说,"两方面,这类行动会在信徒和清真寺之间拉开距离,还会让穆斯林人分裂。"

  绿区内的道路坑坑洼洼,刚离开清真寺,我们的裤腿还卷得高高的,胳膊下夹着祈祷用的小垫子,边走边聊。突然,我脑子里涌现出一个念头。

  在这样一个语言、种族、信仰、思想造成严重分歧的国家,仍然能有一样东西让所有的阿富汗人齐心一致,那就是:

  坚决不信外国人。

   5


当前新闻共有5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2018年04月10日 04:36
西方国家从来就是虚伪的, 它们就是靠侵略和掠夺起家的
2018年04月10日 02:52
这是说的阿富汗吗?怎么同贵国的腔调差不多呢?
2018年04月09日 13:35
英国人搞阴谋确实很厉害。 欧洲近代历史很像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 封建制,战乱不断, 阴谋不断,诡计连篇。 看看英国走过的足迹, 还有美国模仿英国的足迹, 到哪都是扶持一批祸害一批,离开的时候再埋几个毒苹果地雷。 印度巴基斯坦, 钓鱼岛, 南北朝鲜,东西柏林, 胡图吐司,不一而足。 阿富汗人是给搞怕了, 怕到骨子里。 而作者是被洗脑了, 用白醋酱汤外加洗衣粉。
2018年04月09日 13:16
不过阿富汗的问题是英国人为罪魁,倒也是不离谱。阿富汗这个几乎没有资源的国家被三个帝国入侵,都是基于控制阿富汗就能控制中亚和南亚的概念,而这是出自大棋局。
美国打击本拉登算是出于自卫,但如今已经不是这个概念了,控制中亚就能切断欧洲与亚洲的陆地联系,获益的是无法利用这个条件的国家,美国至今关于国际安全的理念仍旧没有脱离大棋局理论,用地缘政治来影响经济。而美国在门罗主义摆平美洲后,不担心其他国家用同样的方式。本质上就是创造对自己有利的竞争环境的概念。
而这个概念如今因为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儿开始失效,毕竟世界不是大棋局时代的殖民主义时期了。
2018年04月09日 13:06
第一次英阿战争是基于所谓的大棋局的概念(big game)。因为当时的印度是英国作为帝国赖以生存之经济来源,因此疑虑俄国染指,所以弄出大棋局理论,抢先占领阿富汗,但实际上当时俄国并没有这种打算。
这是典型的殖民地争夺理念导致的失败,三千占领军只有一个军医逃回印度,包括家眷在内的都倍俘虏。
而同时期的两千七百英军却打赢了鸦片战争。
当时的阿富汗与中国的最大区别是阿富汗人以圣战的名义能自发组织起来围攻英军,而中国却因为几个港口失陷就求和认输,社会的组织能力差别太大。首战即决战,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屡屡失败的原因,没有战争意志。
而阿富汗对三个帝国的不同战争,包括现在对美国的,就是不承认首战即决战的概念。而这不能不说是宗教的力量导致的。
实用资讯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