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中日对华重启 安倍一箭三雕

www.creaders.net | 2018-04-16 17:20:44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于4月15日至17日出访日本,并与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主持召开了第四次中日经济高峰对话。时隔8年后,中日高层经济对话再次重启。

据悉,王毅将就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日本“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进行商讨,达成合作共识,可能还会谈及两国合作完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等。

中日两国经济高层对话始于2007年4月,建立初衷是为了促进两国政府在经济领域上的高级别交流。目前为止,已进行过三次对话,分别于2007年12月、2009年6月和2010年8月。但此对话机制因日本巡逻船2010年在钓鱼岛与中国渔船发生的冲撞事件而关闭。

此前,日本首相安倍晋曾多次表示要促进中日经贸合作,更将其本人提出的对外政策“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联系起来并加以推进。

在中美贸易争端加剧的背景下,中日两国关系出现回暖迹象。如今,两国高层经济对话重启, 安倍如此积极推动中日高层对话到底有何考量?观察人士认为,应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首先,从中日近年对话重启的情况看,此次对话很有可能是为中日高层互访做铺垫。由于中日钓鱼岛的争端,中日停止了大部分高层对话,除了经济外,还有安全。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两国长期的“冷漠”状态并不利于各自的发展。

从2015年开始,两国开始寻求恢复关系正常化的路径。中日两国分别于2015年3月重启安全对话,而后6月恢复中日财长对话及中日高级政治对话。中日高层交流已经中断8年,关系想要迅速回温,并不现实。只有碎步前行才是现实之举。所以,此次对话的重启很可能与前三次对话作用相同,是安倍为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访日和未来中日高层互访做好铺垫。

其次,从中日两国贸易状态分析,此次对话重启有助于稳定中日贸易。中日贸易的重要性,来自产业的高度互补。由于自然资源匮乏,日本每年都必须从中国进口大量的矿产、化工、纺织等原料;中国侧从日本进口相当大量的机电产品和设备。

中国是日本第二大出口市场,出口量按年增加16.5%。截止至2017年9月,日本对中国货物进出口额为952.9亿美元,占日本出口总额的18.6%;进口额则为1,188.9亿美元,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4.1%。但自2010年后,双方贸易跌入低谷。中国对日本产品需求下降,日本2017年跌落至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出现全球经济萧条等危机,日本经济已经进入停滞甚至是倒退的状态。2016年,日本第二季度实际GDP季率终值为0.2%。中国是日本重要贸易伙伴,但中日的历史问题和钓鱼岛争端等,使两国关系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若中日经贸关系因政治原因急速下降,可能会对日本经济产生严重的冲击,这也许是安倍极力修复中日高层互访的原因之一。

另外,中韩2012年5月启动自贸区,拓展两国电子商务、节能环保、金融服务等新兴战略服务领域的合作。这项决议也让安倍可能有些焦急,他并不希望韩国被韩国取代,而失去中国的大市场。

最后,与中国重修旧好也可以防止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美日贸易上的“不稳定性”。在特朗普3月初的征收进口钢铝关税的举措,日本也受到了波及。临近政策生效之时(3月23日),经过磋商,欧盟、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以及韩国都陆续获得了“豁免权”,但唯独日本被美国关在门后。

日本虽是美国的亲密盟友、贸易伙伴,但也是美国第二大贸易逆差国,特朗普对此早已不满,这也是他没有赦免日本的主要原因。安倍若此时还和自己的重要贸易伙伴中国处于“冷状态”很可能会其经贸上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与中国“修好”才是上上之策。

   0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