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新苏黎世报》以"金正恩在朝鲜国内面临压力"为题,刊发评论指出,朝鲜领导人现在清楚地知道,必须要发展经济,并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
"而中国领导人不久前突然又成为了朝鲜半岛问题的中心角色,也相当出人意料。金正恩3月底突然访问北京,向习近平伸出了手,而习近平也不得不与他握手。要知道,过去几年中,平壤的行为令北京非常厌恶。而现在,如果能就朝核问题达成协议,中国可能会成为朝鲜的保护国,使后者免受美国的攻击。中国带有民族主义倾向的报纸《环球时报》不久前就提到了这一想法。"
"国际制裁也有可能迫使金正恩作出了令西方国家吃惊的转变。而且,雪上加霜的是,北京也一改以往的做法,积极执行制裁。尽管近年来朝鲜领导人作出了许多经济改革的努力,但是这个与世隔绝的国家在经济上依然原地踏步。严厉的国际制裁还影响到了金正恩亲信们的特权。他们并不愿意放弃以往的好处。这种趋势早晚会威胁到金正恩的权力地位。"
"而且,朝鲜民众也不再是一无所知。在平壤,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携带从中国走私的假冒路易威登手提包,还有许多普通朝鲜人通过进口光盘观看韩国肥皂剧或是听流行音乐。出国巡演的朝鲜艺术家、前往韩国冬奥会的啦啦队员也必然会对本国社会构成影响。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会发现,他们生活在一个如此糟糕的国家,与韩国同胞形成了鲜明对比。"
"金正恩很有可能清楚地知道,他无法永远靠老旧的宣传语调来安抚本国民众。因此,在宣布中止核试验的同时,他也表示要推行经济改革。金正恩到底怀揣怎样的目的,可以从他不久前访问北京时略见端倪:当时,他参观了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区。"
"现在,韩国的韩联社已经在猜测,金正恩将蜕变为朝鲜版的邓小平。后者在40年前启动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的崛起奠定了根基。不过,金正恩要想获得这样的成功,还得仰仗于国际社会先松动制裁。"
北京新机场建设神速,与屡屡返工拖延的柏林新机场形成鲜明对比
正随柏林州政府代表团在中国访问的《柏林报》记者以"柏林能向北京学习什么"为题,描述了柏林官员对中国的印象。
"从中国角度而言,柏林的问题看上去都有些奇怪。柏林的所有政治人物都把'柏林要增长'挂在嘴边,而他们所遇见的北京市领导人则想要终结2400万特大都市的城市病。北京市政府认为,许多问题已经失控,因此必须要紧急刹车。"
"每天都有部分车辆禁行,新车上牌几乎只适用于电动车,政府强制污染企业临时停工……这些都是用来缓解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怪诞措施。整个市政机关将来都会搬迁到市郊,从而分流道路压力,减轻中心城区负担。"
作者还注意到中国的巨大贫富差距。"一方面是飞速发展,中国现在的亿万富翁比美国还多。另一方面则是空气污染、落后的农村以及农民工凄惨的工作环境。中国的政治制度让最富有的私营企业家也要向国家卑躬屈膝,更不用提对民众的监控以及独裁法制。"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视频疯传 中共牛皮又吹破了 |
2 | DeepSeek:一场悲剧的预言? |
3 | 习注定失败的真相 网传中央办公厅人士一文 |
4 | 惊曝:中国拟与美国恢复2020年第一阶段贸易 |
5 | 史无前例!川普政府宣布:撤换这4大媒体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视频疯传 中共牛皮又吹破了 |
2 | 美国3商品必涨价 |
3 | “保命要紧” 一尊荒唐事被扒 |
4 | 大量黄金白银被装上飞机运至美国 |
5 | DeepSeek:一场悲剧的预言? |
6 | 计算机专业开始跌落神坛 |
7 | 习注定失败的真相 网传中央办公厅人士一文 |
8 | 组织亲巴勒斯坦活动 传UCLA中国学生被吊销 |
9 | 腾讯突然出现大量六四内容 |
10 | 惊曝:中国拟与美国恢复2020年第一阶段贸易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