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虽然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但是两国民间的交流并不热络,俄媒称,中俄关系还缺民间一把火。
俄罗斯《独立报》10月29日发表题为《俄罗斯仍在新丝绸之路边缘》的文章称,专家们强调,中俄在官方层面合作积极,但私营企业互动薄弱。尚需调动起民间的热情。
文章称,从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国、中华文明与世界”研讨会上可以看出,中俄关系的社会经济基础依旧不稳固。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叶连娜·萨夫罗诺娃强调,中俄关系“上(领导人级别的交流)热下冷”。
文章称,中俄关系的这一特点也体现在新丝绸之路的现实情况中。萨夫罗诺娃指出了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联合声明在政治层面的重要性。她向《独立报》解释称:“通过签署该声明,中国表现出响应俄罗斯提出的重要国际倡议的意愿,事实上这也是中国首次以文件形式承认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重要利益。而作为欧亚经济联盟的发起者,俄罗斯通过该声明向中国提供了无可指摘的法律基础,使其可以在俄罗斯最近的利益范围内从事经济活动。”
但私营企业层面却完全是另一番图景。对于中国来说,问题不在于资金,而是合同双方就对接(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问题所提出的实际、有效且值得投资的项目严重不足。 文章称,莫斯科的学术研讨会还公布了反映中俄两国经济关系现状的其他数据。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约为90亿美元,幅员辽阔的俄罗斯在这方面竟落后于哈萨克斯坦。
文章称,华盛顿也在竭尽全力阻止中俄贸易额增长。而去美元化、转向本币结算可能成为当前困境的出路。但一些与会金融专家称,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可能至少要花费三年时间。
文章认为,北方航道是一个亮点。许多北方航道货船正在建造中,而中国也有意与俄罗斯在这方面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