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金正恩谈崩了,至少很多人都是这么感觉的。
"我相信人人都期盼我们能得到更好的结果,但我们(美朝双方)最终决定不签协议而离场",在2019美朝河内峰会结束后,特朗普于提前两小时举行的记者会上如是说到。工作午饭取消、没有协议,似乎都是"两国谈崩"有力的佐证。
但是,两国真的谈崩了吗?
诚然,既然决定要举行峰会,那么两国肯定已经做了不少前序工作,两国也应该有了共识,这才有元首会面的必要。无论是政界的国际惯例,还是商界的谈判事宜,大佬基本都只是最后碰头,将双方都已经确认的事情签字即可。
也是因为这样,朝鲜方面才会破例在国内向国民实施播报特金会,韩国方面青瓦台总统府才会发声"美朝两国有望就朝鲜战争终战宣言达成协议",美国方面也才会有众多舆论担心特朗普软化对朝立场放松制裁——事实上,全球舆论在峰会前的预期都是偏向"谨慎乐观"的。
因此,当最后峰会"无果而终","谈崩了"的定论似乎也是唯一解释。可是,这又如何解释特朗普和蓬佩奥在记者会上"两国代表皆准备在未来会面"的表态?如何解释白宫公告中"非常好及富有建设性的对谈"之措辞?如何解释朝中社"金正恩为特朗普远道而来,为此次会面和会谈成功的积极努力表示谢意,约定与特朗普再次会面"的定义和论述?
归根结柢,评估此次峰会失败与否,还需看回其最初目的:这场峰会从来就不是为了什么协议或具体无核化方案而开,或许特朗普希望能缔造一些得以向国内观众展示的成就,或许金正恩希望能通过亲自面谈令特朗普做出让步,但二人都清楚,这次峰会的底线任务,本来就并非决定谁胜谁败,而是通过加深美朝领袖的关系,增进互信,继而推动美朝数十年敌视状态的进一步舒缓,乃至最终敲定得以长期履行无核化路线图。
人们需要明白的是,相较于一份"务虚的声明",一次"务实的过招"才更有助于美朝关系和朝鲜半岛问题。回望2018年6月的"新加坡特金会",美朝元首有史以来首次会晤,需要务虚,也需要符号性的"新加坡宣言"。2019年2月的"河内特金会"双方各表诉求,谈不拢便是谈不拢。一回生,二回熟,在一个务实的谈判过程中出现波折,本来就是正常的。
人们已经太习惯于国际会议都能达成协议,以至于这次没有协议的峰会被曲解为倒退和失败。美朝问题历70年而未解,无论是无核化、制裁还是两国关系正常化,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此次峰会,本来就仅为构建东北亚地区新秩序与朝鲜半岛和平繁荣之路的一环。从这一点看,纵然美朝未达成协议颇为遗憾,却也并不意味着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