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与中国交往要付出多少代价

www.creaders.net | 2019-08-31 15:33:58  德国之声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香港、美中贸易战、地方银行债务、明年初的台湾总统大选...胡谧空细数中国领导人当前面临的挑战。默克尔担任总理13年以来,将在下周第12度造访中国,却不巧碰上港人上街挑战北京的高压统治,如果香港局势恶化,默克尔的整个访问行程可能都会受到影响。

  过去一年来,德中关系风波不断。去年11月,国会朝野党团轮番批评新疆的"再教育营",引起中国大使馆的不快。今年年初,德国工业联盟(BDI)公布中国政策文件,直指中国是对手,这份文件的措辞后来就成了欧盟新中国政策的内涵,对中国的立场比过去还批判。

  过去3个月,香港示威不断,德国政府同情示威者,呼吁港府保障港人的集会和言论自由,为此自民党主席林德纳(Christian Lindner)访问北京时受到粗鲁对待,在德国媒体引起热议。近日又传出,由于中国拒绝长年声援维吾尔人权的绿党议员参与,国会数位议程委员会乾脆取消原订的中国行。

  从书面质询的数量来看,德国朝野各党对中国的兴趣比以往都高,明年下半年德国出任欧盟轮值主席期间也将主办欧中高峰会,默克尔此行因此受到欧洲邻国的高度关注。大家都在观察,德国打算在欧中关系扮演什麽角色,他研判:"在当前的气氛下,德中关系不至于出现深度的进展,也不会签署重要的备忘录。"

  根据德国政府公布的行程,默克尔6日将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共进早餐、会谈和面对媒体,晚上与国家主席习近平共进晚餐,7日转访中部的工业大城武汉。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大企业的老板也将随团出访,在贸易战的大背景下,德中经贸关系到底何去何从,成为各界关心的焦点。

  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经济部门主管曾林(Max Zenglein)表示,中国强迫国泰航空解雇员工和撤换执行长,迫使外商面对在中国投资的政治风险。他批评一些德国企业仍活在过去的想像,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过于乐观,"中国未来会走向什麽方向?与他们做生意要付出多少代价?如何应付政治压力?业界很多人都没想清楚。"

  随着贸易战开打,美中经济最近出现脱钩的现象,曾林举日本、韩国和台湾等亚洲工业国家为例,说明他们如何调整生产线,逐渐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反观德国到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方向。他说,长远来看,欧洲发展出自己的制造业战略,才能克服中国崛起的挑战。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