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万维读者网(Creaders.net)江夏编译报道: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发表华盛顿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常驻学者鲁宾(Michael Rubin)的文章说,据《纽约时报》报道,伊朗和中国拟定了一份18页的25年协议,北京将在银行、电讯、港口、铁路等领域和数十个其他项目中和德黑兰广泛合作。作为交换,中国将在今后25年中获得伊朗常规的石油供应。据一名伊朗官员和一名石油商人说,北京得到了大打折扣的价格。
习近平会晤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右)和总统鲁哈尼(左)
转向中国,符合伊朗历史上常常令人不快的做法——当伊朗软弱无力或感到受到外部势力的剥削时,就会转向其它国家,希望后者能够无私地平衡德黑兰认为不公平地伤害自己的势力。例如,在19世纪中叶,为对抗英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军事侵略,波斯国王纳西尔·奥尔丁(Nasir al-Din)转向奥匈帝国,建立了一所现代化的军事学院,以使该国的军队现代化。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为了在英国和俄国盘剥下重新获得财政独立,伊朗领导人首先转向比利时,然后在1912年转向美国。伊朗宫廷认为,这两个国家规模小,不太可能干涉伊朗内政。当英国和俄罗斯合谋驱逐正在改革伊朗财政的美国财政专家舒斯特(Joseph Shuster)时,美国最后派遣了一名新专家米尔斯帕夫(Arthur Millspaugh),帮助伊朗恢复了财政独立。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美国成为激昂的伊朗民众心目中阴谋论、偏执狂的代名词。一些伊朗领导人曾考虑与俄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而普通伊朗人的反应则是民族主义的愤怒,他们认为任何与俄国的结盟,都不是单纯的外交联盟。
因此伊朗转向中国。伊朗官员欢迎中国提供援助,发展伊朗的纳米技术工业,升级导弹计划,在伊朗偶尔涉足太平洋期间,向伊朗海军提供港口设施等。但如果伊朗政府和中国之间达成任何协议,允许北京长期租赁伊朗领土,都将引起伊朗人民和大部分政治派别的普遍愤慨。
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及其在伊斯兰共和国领导层中的直接副手,可能试图迫使通过这一协议,但这样做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一些伊朗领导人可能会把与中国的协议,不仅看作是对美国和英国的打击,而且也是对俄国的打击。伊朗公众和伊朗官员对与中国的协议获得的利益,可能以伊朗主权为代价,已经感到不安。毕竟,每次伊朗政府用一种新力量来对抗旧势力的不满时,伊朗人的结局都很糟糕。哈梅内伊可能看不到这一点,但普通伊朗人却能看到。
对美国来说,真正的问题是哈梅内伊和鲁哈尼总统通过长期协议将伊朗和中国锁在一起。这可能在哈梅内有死后引发一场继承斗争和大规模反政府抗议,甚至使许多伊朗人转向西方。届时更具侵略性的北京为保护其利益,可能军事介入,或可能利用债务陷阱,破坏后哈梅内伊时代伊朗的复兴。对于渴望自由、摆脱孤独的伊朗人民来说,这将是又一场悲剧。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顶尖专家进女友住所后,精确导弹从天而降 |
2 | 人民币贬21%,加币贬19%....灾难要来了 |
3 | 惊天动地大事就要来临 |
4 | 中共实权人物官宣落马 习早已被架空 |
5 | 习与蔡奇同现异常!很蹊跷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雄安有价值 | 阿妞不牛 |
2 | 李嘉诚这次敢跟习近平对着干? | 旅泉 |
3 | 赵晓:无耻最是左派文人:齐泽 | 万维网友来 |
4 | 何卫东被抓只能是这件大事 | 文庙 |
5 | 当李白醒来的时候 | 北极雪橇 |
6 | 应该再给自由党四年时间吗? | 山蛟龙 |
7 | 澤東元年-文革中的奇人怪事之 | 末班车 |
8 | 1961年国民党情报人员潜入陈诚 | 弓长贝占郎 |
9 | 他如何重掌美国:关于权力、法 | 高伐林 |
10 | 质问:俄罗斯有何底气进行持久 | 随意生活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