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俄乌之间的战斗还在持续。
俄罗斯并没有像一年前“特别军事行动”预料的那样迅速拿下拿下乌克兰,反而和这个被视为弱国的对手打得有来有回,血拼了三百多天,让整个世界都不禁感叹,原来俄罗斯的军力会如此拉胯!
面对俄军在乌克兰损失了大量技术装备,尤其是“莫斯科”号巡洋舰被击沉,以及俄罗斯国内产能不足,“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维修时屡发火灾的情况,俄罗斯政界兴起了一阵外购军备的浪潮。
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议员,俄自民党议员卡尔季诺夫甚至在1月初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俄罗斯能回购“瓦良格”号航母,也就是辽宁舰,然后送入黑海充当黑海舰队的新旗舰,引起了众多媒体关注。
1,俄军打得拉胯
先来看看俄军在前线打得怎么样。
普京总统在去年2月初宣布承认自行宣布独立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并以保护顿巴斯俄族的名义向乌东地区部署兵力,还进行了多兵种联合演习。
2月24日,他宣布发起特别军事行动,而乌军也进行了抵抗,就此,战火不可避免。
俄军一开始从乌克兰的北,南,东三个方向突击,发起了全面攻势。其中,北路俄军空降到基辅附近的安东诺夫机场,大部队从白俄罗斯边境跃过切尔诺贝利核废区直插基辅,一度给外界制造了出“乌克兰马上要完”的感觉。
结果,进攻安东诺夫机场的俄空降兵遭到乌军阻击,无法发挥突袭效果。携带大量重武器的俄北部集群在基辅郊外遭到层层阻击,坦克,装甲车被乌军反坦克武器频频摧毁,补给又跟不上,空天军的出击也多次遭到乌军防空火力打击,折损了大量战机。
最终,万般无奈之下,俄军只能在3月底撤出基辅郊外。除开南部集群拿下了赫尔松,俄军在该阶段几乎没有拿下任何大城市,快速结束战斗的计划也破产了。
从4月到6月底,俄军又试图集中兵力在乌东搞重点进攻。他们在这里拼劲全力,拿下了马里乌波尔,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等地,然后便因为缺乏后勤支持,陷入了偃旗息鼓的境地。
之后,7月到11月的夏秋作战中,乌军凭借西方援助的M142“海马斯”火箭炮等远程武器,对俄军进行了多次打击,削弱了俄军后勤能力。
随后,乌军在7月夺回蛇岛,又在9月发起伊久姆攻势,拿下了哈尔科夫州被俄控制的土地。10月又在顿巴斯地区的莱曼逼退俄军,11月又夺回了赫尔松。
在这4个月的时间里,俄乌之间攻守易势,俄军只能全力据守第聂伯河以东的控制区。唯一能发起攻击的还是巴赫穆特,苏莱达尔这些没什么价值的小镇,再也没有保持攻势。
如今的俄军,只能通过征召大量“动员兵”满足防守要求,不复当初攻势如潮的锐气。
从宏观形势上不难看出,俄军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经历了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全面防御——重点防御这几个阶段,越来越陷入被动。
而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俄军的武器装备,人员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俄军的战争潜力也没有发挥理想中的作用。
俄军引以为傲的钢铁洪流在前线被乌军的反坦克导弹大量摧毁。苏-30,苏-34,苏-35这些先进战机也屡次出现被击落的情况。俄军的S-400防空导弹和“道尔”防空系统也没有发挥理想作用,对乌军的火箭弹和无人机攻击反应迟钝。
而俄军的通讯能力更是让外界大开眼界,他们缺乏军用通讯器材,只能用民用对讲机(甚至是宝峰)和手机通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完全发挥,精确打击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最让人难堪的是,俄黑海舰队的1.2万吨级巡洋舰莫斯科号居然被乌军两颗廉价的“海王星”反舰导弹击毁,让俄脸上无光。
而在后方,俄罗斯的工业产能也没有跟上大规模战争的需求。大量的苏联时代遗留坦克因为露天放置和零件倒卖,能重启的并不多,炮弹,导弹,坦克,飞机的产能均赶不上需要。俄罗斯本身的财政,以及能源出口也遭到了严重影响。
不得不说,俄军打得很拉胯,与之前人们印象中那个“战斗民族”,“世界第二”的形象完全不符。
2,中国为何不卖武器?
自90年代以来,俄罗斯一直是与中国关系良好的邻国。中国与俄罗斯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许多重要的国际问题上总是有共同利益,能够共进退。普京总统在中国民间也颇有名气,俄罗斯军队也曾是中国学习的老师。
但在这次“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中俄之间却没有发生军火交易,即便俄军已经露出疲态,中国也是如此。
事实上,中国没有向俄罗斯出口武器,不仅有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考量,也有俄罗斯自身的原因。它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其一,俄罗斯的军工企业生存不易,全靠俄军的订单养着,外国武器一多,会影响俄国军工业的收益。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冷战时期遗留的大量军工企业,比如苏霍伊,红宝石,乌拉尔,米格等等。但近年来,随着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以及资金问题,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不是很好。它们的正常运转全都依赖俄联邦政府的财政补贴和军购订单。
因此,大力购买本国军工企业的产品,将军备预算向本国企业倾斜是俄罗斯的既定国策。只有这样做,俄罗斯的军工企业才能多吃一点肉,多保留一些生产线和职工。如果大量购买中国武器,无疑会让俄企少得一份收入。
其二,俄罗斯高层拉不下高傲的颜面,不想找长期当“学生”的中国买武器。
俄罗斯过去一直是国际军售市场的大卖家,在全球各国都有客户。而中国即便在近年来扩大了海外军售的市场,但仍然无法与俄罗斯相提并论。
在俄罗斯看来,他们是卖家,俄罗斯习惯了做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中国应该继续充当买家,而不是卖家。不仅如此,许多俄罗斯民众和决策层对中国武器的印象也没有与时俱进,而是停留在“廉价,量大但性能落后”的刻板印象中。
他们觉得解放军的很多武器都是在苏联,俄罗斯的技术上发展起来的,肯定不如俄制的原装货,因此不少人形成了类似“苏-30胜过歼-11,052C不如956型驱逐舰”之类的观点。
而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俄军也的确对中国产品进行了一些抱怨。比如,他们对军方采购的宝峰民用对讲机感到不满,对一些设备采用的中国零件也非常嫌弃。
认为这些东西影响了性能发挥。让俄罗斯政府找中国买武器,俄罗斯的民众会觉得“不值得花钱”。
其三,出售武器并不是菜市场买菜那么简单,国与国之间的军售具有特殊的政治考量,涉及当事国的国家利益。
俄罗斯与乌克兰正处于交战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乌克兰施加了严厉的制裁,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武器禁运。如果公开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必然会遭到西方阵营的反制。
即便是伊朗这种真的向俄罗斯出口过无人机的国家,在公开场合也从不承认对俄军售。中国虽然与俄罗斯有不错的外交关系,但中国政府早已公开声明,不会卷入俄乌纠纷,更不希望激化矛盾,而是希望双方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
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并不符合中国的外交政策,还容易落下口实。更何况,俄罗斯能给中国是回报并不多,中国的大宗商品贸易,投资和出口外贸反而更依赖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中国没有必要因为遥远的乌克兰冲突,冒那么大的风险。
更何况,武器装备在战争中是消耗品,任何武器都有损坏的可能。如果中国的武器装备在前线被击毁,击伤,必然会影响中国武器的口碑,不利于中国军工企业未来的出口和品牌形象。
要是让这些武器完整落入乌军手中,那损失将会更为严重,其中的不少技术信息极有可能被北约国家知道,这对于要与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常年摩擦的解放军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其四,俄罗斯未必能承担昂贵的采购费用。
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以后,俄罗斯受到了一系列的经济制裁,能源出口也受到了打击。俄联邦便开始动用福利基金(医疗储备金,养老金等)补贴财政。
随着俄军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持久化,俄罗斯的财政压力也捉襟见肘。俄财政部提出的2022年度财政开支是29.3万亿卢布,而收入只有26.1万亿卢布,已经存在财政赤字。
而中国出口的武器装备,也早已不是“廉价,量大”,而是一分钱一分货。比如,少了4000万美元,便不可能买歼-10C,少了4亿美元,买不到054A。
更何况,由于俄罗斯已经被踢出了美元结算体系,就算俄罗斯想买中国武器,他们也没办法用大量的美元付款,而俄罗斯的人民币储备同样也不多。至于卢布付款,中国军工企业未必能接受,毕竟,卢布的价值已经不如战前。
让此刻缺少金钱,尤其是美元外汇的俄罗斯购买武器,对俄国来说并不划算。
总而言之,在这场俄乌大战之中,出于中俄两国各方面因素的考虑,中国很难向俄罗斯出售武器,更不可能出现在乌克兰战场。维持现状,平静观看才是最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做法。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如临大敌 中共密件热传 |
2 | 一股暴跌潮,正在席卷全国 |
3 | 中国市场突传重磅利空 |
4 | 美国股市传出大消息 |
5 | 全场傻眼 中国学者丢人丢大了 |
6 | 大权旁落?习最新讲话再现异常 |
7 | 危急,中南海风暴要来了 |
8 | 突然!一封“倒习书”疯传 |
9 | 朝鲜士兵遭屠戮画面被公开!乌军直呼“不敢 |
10 | 中国的大萧条,就要来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