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军击落中国间谍气球后,其打捞及调查行动一直持续进行中,外界对于气球的资讯亦相对有限。前海军新江军舰长、海军官校军事学科部教官吕礼诗于脸书贴文表示,中国间谍气球应正名为“浮空器”,且中国早于 2011 年便已开始研制相关科技。
综合吕礼诗于昨( 9 )日与今日脸书上发文表示,透过早前的研究论文集中,发现中国于 2011 年起便已就浮空器的研究展开研讨会,题目是“浮空器平台在预警监视领域应用研究”,于摘要中更提及有关平流层飞艇对临近空间的预警监视。
吕礼诗分析,飞越美国的间谍浮空器便是文中的“平流层飞行艇”,而预警监视似乎便是该浮空器的目的之一。
至于为甚么最符合中国间谍气球的称谓应该是“浮空器”而非“气球”,吕礼诗今日再贴文补充 :“(间谍气球)测视不是球型的!”论文中有提供构型及下层载体的结构图说,不但描绘了浮空器的外型,更提供了浮空器组件的资讯。浮空器的电力来自其上方的太阳能板阵列,而其高度及方向的改变,则是透过阀门及螺旋桨控制。
吕礼诗最后提到当他在研究相关文献时,中国已几乎将有关论文上锁。中方的行为可算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但事情的真相待美方打捞及调查行动完成后,便自有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