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普京抵达哈尔滨 节奏快 日程紧 传递什么信息?

www.creaders.net | 2024-05-16 23:35:50  凤凰卫视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共官媒凤凰卫视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开启新任期之后首次外访,到访中国,停留两天。除了北京,普京还到访哈尔滨。有内地学者分析认为,到访哈尔滨反映出普京希望推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而就任后首访选择中国,则说明他的外交天平正在调整。

  普京17日凌晨抵达哈尔滨的机场,获在场的中方官员迎接。  

  普京在当地的主要活动是出席第八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和第四届俄中地方合作论坛开幕式,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生和教授交流,还将参观东正教圣母守护教堂,以及到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纪念碑坐落哈尔滨市南岗区博物馆广场西侧,是苏联红军指挥部在1945年为纪念阵亡的苏军战士修建。

  凤凰卫视记者 霍伟伟:

  这次普京访华两天,行程时间很短。但是,他还是选择到哈尔滨进行访问,您认为他为什么会选择到哈尔滨进行访问,希望传递怎样的一个信息呢?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 陈宪良:

  选择了哈尔滨,也是对他远东地区的重视。要想远东很好的开发,他和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彼此的联系、接触还是必要的。苏联解体以来,远东地区的开发,始终是俄罗斯的一大心病。至少有一点,远东这么多年来开发是不够理想。

  要推进远东地区开发,也要促进中俄两国民间交流。中俄边境线4300多公里,其中近四分之三在黑龙江。学者认为普京访问黑龙江,目的还包括推动两国边境地区更紧密的人文互动。 

  对于普京就任之后首次外访选择中国,而不是过去惯例上的先访问斯拉夫国家。专家认为,这是俄罗斯的外交天平在调整,中俄各领域的互补性强。以经贸领域为例,近些年来能够快速增长,也是得益于两国产业间的互补性。

普京抵达哈尔滨 节奏快 日程紧 传递什么信息?

  凤凰卫视记者 霍伟伟:

  对于中俄贸易这样的快速发展,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说,这种可持续性是比较低的,未来可持续性没有得到提升或保障的情况下,很可能就会中断掉这样的快速增长,您认同这样的观点吗?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 陈宪良:

  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双方是“两好搭一好”,这是一种互补。俄罗斯可能也有一些人认为,出口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感觉自己吃亏,这个是和俄罗斯自身有关系,不是和我们有关系的,本身它的结构就是以能源为主,生产企业也是这样,包括它本身的财政投资也都是这样,必然促使它大量出口能源,它不出给中国,可能也得出口给其他国家,包括现在的印度。

  普遍的分析都认为,中俄关系近年来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根基还是在于中俄两国之间的互补性。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的,未来中俄关系发展,要积极地寻找两国利益的汇合点,彼此成就。其实,彼此成就也是任何国与国关系发展的最根本逻辑。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官媒发了一张照片 习近平偷偷默认了?
2 全家长期吃“自制馄饨” 全都确诊胰腺癌
3 这几个坎 习普迈不过去了
4 突发!这国总理遇刺 身中数枪 生命垂危
5 斯洛伐克暗杀事件 传递了2个很不祥的信号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中国房市突传重磅消息
2 数学家辱的华,要靠那英来救了
3 不许说!这类报道从墙内社交媒体上消失
4 官媒发了一张照片 习近平偷偷默认了?
5 他一旦当选 要的可是北京的命
6 在上海 出现一种新的然而真实的生活方式
7 一个不好的风向,今年越来越明显
8 全家长期吃“自制馄饨” 全都确诊胰腺癌
9 真会玩 网传中国高官聚众淫乱影像
10 突发!全额退款,飞上海航班停飞,重启仅9
热门专题
1
以哈战争
6
中共两会
11
秦刚失踪
2
中美冷战
7
台湾大选
12
火箭军悬案
3
乌克兰战争
8
李克强猝逝
13
台海风云
4
万维专栏
9
中国爆雷
14
战狼外交
5
美国大选
10
李尚福出事
15
普里戈津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蓬佩奥是个好同志 山蛟龙
2 关于毛泽东离弃杨开慧的一点资 范学德2
3 辛峰:不要把加拿大中国专业人 万维网友来
4 一群蠢人 体育老师
5 绝望的外国人有时更清楚地看到 高伐林
6 何与怀:还记得,那些孩子瞬间 万维网友来
7 关于数学,胡锡进可以闭嘴了! 汪翔
8 十发九中知名教授:米国大选谁 随意生活
9 李大姑娘 席琳
10 邻家女孩 枫雪故都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坚持“大选舞弊论”对川普不利 渔阳山人
2 十发九中知名教授:米国大选谁 随意生活
3 一群蠢人 体育老师
4 美国真的会出兵保护台湾吗? 山蛟龙
5 蓬佩奥是个好同志 山蛟龙
6 川普封口费控辩双方的攻防策略 右撇子
7 怎么就我一个人愤怒? 老農民
8 中共航母的软肋 山蛟龙
9 汽车关税的三十年河东 白草
10 绝望的外国人有时更清楚地看到 高伐林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