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全球塑胶公约”的关键最终会谈还有数月时间,虽然之前各国代表已进行4次会商,但是就生产上限、统一可回收性规则等议题的讨论,仍存在巨大分歧。
法新社报道,全球塑胶公约(Global Plastics
Treaty)是全球第一份具约束力的塑胶污染条约,目前专家正就此齐聚泰国曼谷,讨论相关融资方案和问题塑胶。
这场为期4天的会议是11月底于韩国釜山举行最终谈判前的中途站,主要进行技术性讨论。各国期盼在釜山达成可望具开创性的协议,以解决塑胶污染这项严重问题。
这个问题的规模几乎是前所未见--最深的海沟、最高的山峰、云层,甚至是母乳里皆已发现微塑胶。
根据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塑胶产量20年来已成长翻倍,依照目前的生产速度,到2060年底前可能会变成现在的3倍。
然而,超过90%的塑胶没有进行回收,其中大部分被弃置于大自然,或是堆积在垃圾掩埋场。
谈判代表已进行4次会议,讨论一项可能涵盖生产上限、统一可回收性规则,甚至针对某些塑胶或化学成分的禁令,还有条约将以共识决或多数决通过等,仍存在巨大分歧。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塑胶政策主管林德贝格(Eirik
Lindebjerg)告诉法新社,其他争议点另包括塑胶生产是否纳入条约等。
他说:“生产是否在讨论范围内,或是塑胶产品制成后才涉及价值链?而如果我们能规范生产…我们应该规定数量上限还是设定减量目标,措施为何?”
协议的约束力大小是另个争议来源。若干国家希望能采取统一时间表以逐步汰除某些塑胶等措施,而有些国家则主张以较宽泛的措辞,由各国自行决定如何及何时进行管控。
此外,如同气候谈判,执行所达成协议需要的资金也是极具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