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2月1日缅甸军事强人敏昂莱发动政变至今过了4年,不愿妥协的人民遁入丛林与“民族地方武装组织”(简称:民地武)合作武装反抗的日子也到了第4个年头。4年残酷的战火导致缅甸各地生灵涂炭,根据联合国2024年的人权报告指出,内战导致缅甸出现近两百万的境内流离失所者,超过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约1800万人急需人道救援。
战事激烈的缅北在今年2025年1月18日,因中国调停让缅军与反抗军达成停火协定。本文透过独立记者杨智强长期在缅甸战地现场的观察,一窥中国影响力在这场几乎被国际遗忘的缅甸内战中,发挥了什么样的效果?缅甸社会对于中国频频介入战事,有什么看法?
从2023年10月27日的“1027行动”开始,一直到2025年1月达成停火协议的一年多里,中国透过不同方式介入缅甸内战,让反抗军与缅军双方的支持者双方,对中国的态度都出现变化。
当时的我,只能微笑表示祝福。
“1027行动”是由缅甸掸邦北部的三支民地武部队组成的“三兄弟联盟”所发起,这三支位于中缅边境的部队,武器、装备清一色为中式,跟缅甸东部克伦邦武装组织多数从泰国黑市购得的美式装备相比,受到中国影响较深。
在缅军政府2021年发动政变上台后,中国不断要求军政府清扫缅北诈骗集团,但军方一直以敷衍的态度带过。中国政府受到国内舆论压力紧逼,转与缅北反抗军交涉,以双方联手清扫缅北诈骗集团作为条件,默许其对缅军发起进攻。
反抗军士兵们在进行枪支组装训练。 摄影/苏威铭
▌1027行动改变缅甸军政府、反政府与中国的三方平衡
2021年政变上台的军政府一开始属意的老大哥是俄国。军政府领袖敏昂莱多次出访俄罗斯,并数度与俄国进行海上联合军演,企图摆脱中国地缘政治的影响力。然而,看到缅北反抗军与中国愈走愈近,军政府在2023年11月放任亲政府民间团体发起抗议中国“干涉内政”的示威,间接向中国表示不满。
相反的,2021年政变爆发后,反政府的势力一直怀疑中国是政变的幕后黑手,并发起多次反中、焚烧国旗的示威,对中国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但2023年底的1027行动发生后,由前政府内阁与议员成立的流亡政府“民族团结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 NUG)在2024年1月1日发布声明支持“一中原则”(One China Principle),企图拉拢中国支持缅甸的反政府势力。
当时几位民族团结政府的朋友在餐叙上对我说,虽然对台湾感到过意不去,但他们认为支持一中原则声明的决定是正确的。一时间,反军政府势力间弥漫著“有了中国的背书,推翻军政府指日可待”的气氛。
缅北反抗军开始反攻缅军之外,缅甸东部的克伦邦与西部的若开邦也开始发起大规模反攻,并都相继夺下不少缅军据点、让缅军大失血。
缅北反抗军在2024年7月一路南下攻到掸邦第二大城腊戌(Lashio)时,传出中国要求反抗军停止进攻的声音。甚至在反抗军死伤逾千人几乎占领腊戌时,中国要求反抗军将腊戌“还给”缅军。
原本对中国寄与厚望的反政府势力,开始议论中国在缅甸内战中的角色。
十多位流亡的缅甸青年共同创办“缅甸学院”(Burma Academy),提供因政变影响无法持续学业的学生各种线上课程,却在一个月后网站遭到军政府封锁。 摄影/苏威铭
▌一连串新闻事件,激化缅甸社会反中情绪
缅甸知名人权团体“缅甸公义”(Justice for Myanmar)在2024年6月公布了中国科技公司协助缅甸军政府提升监控科技、强化监视人民的能力,挑起缅甸社会对中国的不信任。
2024年8月一份中国特使与佤邦特区(中立的民地武组织)召开秘密会议的纪录,被流传至网络上。会议记录里,中国特使有如天朝对藩属国的命令口吻,激化了缅甸社会对中国高傲态度的不满。
除此之外,为了施压缅北反抗军与缅军达成停火协议,中国在同年10月关闭了全部的中缅边境口岸,让反抗军控制的领地物价、油价飞涨。
那段时间在缅甸的社交软体上,出现了大量谩骂中国干涉内政的言论。
2024年10月18日,缅甸第二大城曼德勒(瓦城)遭到不明人士以手榴弹攻击中国领事馆。虽然没有人出面承认犯行,但根据《伊洛瓦底》报道,攻击人是很有可能是亲军方的民兵所为。
2024年11月缅文版BBC揭露,有4间中国武装保全公司进入缅甸,目的是保护中国在缅甸的深水港与油气管线等中资建设。但这种外国私人武装团体进入缅甸领土,对于无论是军政府支持者或是反政府势力来说,中国恐惧症(Chinaphobia)的疑虑,又加深了几分。
内战导致大量人民流离失所,孩童们得在难民营的学校中继续课业。 摄影/苏威铭
▌缅军方回头寻中国支持、美国准联合国大使扬言“处理”缅甸人权问题
缅甸4年来的内战因为信息难以被正确统计,普遍认为战争死亡的人数被低估。根据“武装冲突地点与事件数据组织”(Armed Conflict Location & Event Dataset, ACLED)在2024年12月的保守估计,至少已有超过7万3千人死亡,2万8千多人遭军政府逮捕。
多民族、且丛林、山地遍布的地形让缅甸内战更加复杂。缅军虽然拥有空优与重武器,但仍难以“剿灭”深居山中的反抗势力;相反的,拥有普遍社会支持的反抗军却没有精良的重武器与扎实的训练,同样难以完全击溃缅军。
因此,各方都希望引进外援,强化自己、推翻对手。
原本寄望于俄罗斯的军政府看到俄乌战争让俄国自顾不暇,受俄国扶持的叙利亚阿萨德政权也在短时间垮台,军头敏昂莱在2024年11月终于首次出访中国。《美国之音》的报道指出,在此之后缅军无人机打击能力提升,可能是源自于中国的支持。
另外,美国川普新政府的准驻联合国大使史蒂芬尼克(Elise Stefanik)1月21日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上表示:“当我们谈论到人权议题时,缅甸内战是排在我处理名单的前列。”让缅甸议题未来受到美国新政府重视的可能性增加。
但无论美国新政府是否在2025年,将手伸进中国的势力范围内,在缅甸开启另一波代理人战争。缅甸内战的未来,至今仍难以看到尽头。
一名双手截肢的反抗军,在战地医院接受治疗。 摄影/苏威铭
“中国似乎在两个战线都输了” | 中国外交部宣布:成功斡旋 达成停火 |
王星被绑事件中,最傻X最无耻的一种声音 | 中国人仅是受害者吗? |
卧底记者回忆经历 偷拍电诈园区办公室内景 | 人口贩运受害者 中国演员王星已登机回国 |
华中科技大毕业生失联3个月 手机定位在国外 | “全部铲除”,中国官宣骄人战绩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