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俄乌战导致几乎所有欧美日韩车企撤离俄罗斯,中国汽车趁机大举进入俄国市场。但系列迹象显示,中俄甜蜜期已过去。近日有俄媒大曝俄罗斯市场上的中国汽车的质量短板,普京当局也接连出招,对涌入俄国市场的中国车企进行限制与打压。
俄罗斯汽车媒体AUTONEWS发布的一份测试报告,近日在中国大陆网络社群中被传得沸沸扬扬。这份报告对中国多家汽车品牌的质量问题和缺陷,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评。
据悉, AUTONEWS这次派出专家,总共对17个品牌的汽车进行了测试,其中包括斯柯达、欧宝、标致、大众、奥迪、宝马、奔驰等欧洲品牌,也包括长城、吉利、奇瑞、一汽、广汽、长安、东风等中国制造的汽车。
俄罗斯汽车工程师协会就上述测试情况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制造的汽车在俄罗斯气候和路况下的表现很糟糕,甚至不如俄罗斯本土的一些老品牌。还有俄罗斯媒体针对中国汽车的售后服务和零配件供应问题提出批评,谴责中国车企未建立售后服务体系,零配件的管理也十分混乱。
俄媒抱怨,某款中国汽车销往俄国才5年,其零配件就已经停产,导致俄罗斯车主在维修汽车时找不到适配的零部件来替换。甚至俄国的技师维修拆装中国制汽车,需要准备5套不同规格的扳手,某些螺丝和接口还必须用该品牌4S店专用的拆装工具。
相比之下,丰田、大众、现代等国际品牌的汽车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基本上一个车架号就能找到对应的零件,即使是二十年前的老车也能找到合适的配件,维修工具和螺丝都很符合常规。
2023 年 6 月 1 日,中国东部山东省烟台港将要出口的一排排汽车。(STR/AFP via Getty Images)
针对上述情况,自媒体人“铁君”2月6日发文分析指出,中国国内的汽车舆论场就是一个“信息茧房”,新势力车企培养了庞大的网络水军来制造假新闻,搞所谓“爱国营销”,通过删帖控评等手段封杀提出异议的自媒体,甚至利用法律战来打压维权车主,从而制造出“欣欣向荣,万物勃发”的虚假的舆论导向。然而,这一套手段在中国国内虽然行得通,到了国际上,尤其对欧美日韩俄等经济发达国家就行不通了。
事实上,在俄乌战争爆发前,欧美日韩车企占据了俄罗斯汽车市场的很大份额。2021年俄罗斯汽车销量排行榜上的前10名,除了第1名拉达和第8名GAZ是俄罗斯品牌外,其他都是欧日韩汽车品牌。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后,西方企业纷纷撤出俄国以示抵制,中国汽车才得以乘虚而入。
不过,随著时间的推移,中俄“甜蜜期”也在逐渐消逝。普京当局接连对中国车企出招,通过补税、增加回收费,以及让汽车进口流程变得更加繁琐等手段,大幅拉高中国进口汽车的价格,并逼迫中国车企到俄罗斯设厂。从2024年10月份开始,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销量连续三个月出现了明显下滑。
如今,对于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发展前景,外界大多持质疑态度,甚至有自媒体断言,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前途,很可能是“中国摩托车溃败东南亚”的翻版。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传习又犯病 李强话风也变了 |
2 | 中国又1顶尖人才身亡 才48岁 网疑被暗杀 |
3 | 大反转!中南海噩梦开始… |
4 | 曾任中宣部部长 中共“左王”逝世 |
5 | 太低估他了,川普看错一件事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