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观察者网讯,以“5%内容由生成式AI协作”发言震撼日本文坛“东京都同情塔”作家九段理江首度访台。 她认为人与AI差异在《创作欲望》,这份想与世界对话的欲望,正是她成为小说家最厉害的才能。
九段理江今晚以《是小说,也是未来之书》为题,在台北国际书展与台湾作家林新惠、萧诒徽对谈AI创作与语言意志的多重面向。
九段理江表示,她从未想过这段发言会引起大量话题,甚至有人以为是刻意“炎上”刺激书籍销量,但她完全没这个意思。 况且日本取消文化严重,发言失当可能导致失去工作,不仅编辑脸色铁青,身边亲友也相当担心。
“但我一点也不担心”九段理江接着解释,AI加入创作在“东京都同情塔”脉络上有其必然性。 在书中世界就存在名为“AI-built”的人工智能软件,角色像现实里运用ChatGPT方式般使用、对话。
九段理江认为,时间会解决一切问题,尤其阅读过书籍就能理解,确实一年后,几乎没有日本媒体再讨论她使用AI。 甚至比起小说家,她更被视为AI专家,常受邀上节目谈论,“这证明大家对小说的关注度不及AI,但我乐观地将其视为大众接触文学的美好机缘。”
究竟人工智能对创作者的影响为何,萧诒徽坦言,纵使人类写得比AI再好,但它能快速量产“2句话变成8百字”的诱惑力太大,如同电子邮件诞生后手写信变少、Google发明后上图书馆变得麻烦,让人类产生集体惰性。
九段理江则回应,耽溺方便是人之天性,但我们得不断“自觉”,究竟是“使用AI者”还是“被AI所用”。 在创作过程,她会透过与AI工具沟通,找到推进小说灵感,然而,对话越长,却越发现人类与AI差异。
如同擅长近未来作家林新惠提及的“AI没有创作欲望”得仰赖指令创作,但她与林新惠想创作,都是因为有内心有强烈想对世界说话的欲望,“每个人欲望存在不同地方,有没有了解这个『欲望』从何而来,自觉这个问题,或许就能解决AI与人类的矛盾”。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武汉闹市突发枪击 3人中枪 1人遭爆头 现场 |
2 | 惊传:中共上将何宏军自尽 不治身亡 |
3 | 中共中央军委人事变动 由他接替落马的苗华 |
4 | 纽时:拜登的悲剧 令人无法承受的悲伤 |
5 | 又是中国人!日本全网怒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