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中日韩外相会谈:“未来志向”之下的貌合神离

www.creaders.net | 2025-03-23 07:36:27  DW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时隔一年举办的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22日在东京落幕。三国就经济、气候变迁等议题进行了讨论。中日外长会谈中,也就两国的各项实际议题磋商。然而成效是否有限?

“未来志向”蓝图描绘

这次的外长会谈中,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也以“未来志向”为题来切入讨论。而所谓的“未来志向”定义,东京大学大学院教授川岛真对德国之声称,会谈的“未来志向”本身没有特别的意义,基本上是三国关系要著眼于未来,而非忽略过去的历史问题。

中国外长王毅,在致词时也提及今年是二战结束80周年,还称“三国应重温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共识”。川岛则称,岩屋毅致词而强调“未来”时,也并不代表日本想忽略历史,“王毅对这点可能有不满,所以他想特别强调历史问题”,但川岛认为,日本都未回避过去历史。

日本地经学研究所主任客员研究员町田穗高则对德国之声称,这次的会谈主要是为了调整后续的三国领袖峰会。“先不以某个特定国家为核心,而是著重于共同关心的课题。特别是世代间的共同挑战,例如少子老龄化和气候变化等目前关键议题”他说。

时隔6年经济高层会议

除了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谈外,最受外界注目的莫过于22日下午的中日外相会谈、以及时隔6年重启的中日高层经济对话。两国再度提及“战略性互惠关系”,希望以此基础推进经济合作,从贸易、绿色经济、医疗与照护领域等,中国外长王毅并强调,双方应携手制定经贸合作的蓝图,方能全面推进战略性互惠关系。

中日韩外相会谈:“未来志向”之下的貌合神离

中国外长王毅、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韩国外长赵兑烈

由于美中对抗影响,王毅也在发言中提及国际局势,并暗指美国的保护主义对全球经济会有不利影响。中国与美国在关税的对立持续中,同时日本也受到美国提高钢铁和铝制品关税影响,中日双方都希望寻求对策,替两国合作带来新动力。

但川岛真分析,虽然中日之间过去有“高层经济对话”这类机制,但上一次会议已经是2019年,时隔多年,双方有关经济部长级的对话几乎停滞,中国虽然在口头上强调加强关系,但实际行动并不积极。

同时,中国对日本与台湾的关系也保持警惕。川岛真认为中国可能是为了表达不满,因此才只派出外交部长王毅,而没有派出其他高级别的有关经济的部长级人员与会,表现出他们对经济合作兴趣仍缺缺。

町田穗高则分析“中国因为跟川普关系不稳定,因此跟日本寻求突破是个方式。但中国想改善与日本关系其实也不简单,从现在中国国内局势来看,不是很容易”。

“不喜欢却很重要”

川普当选总统后,美国政治成为相当不确定的因素。川岛真认为亚洲国家先聚集起来,把周围的国际环境稳定化、安定化较为重要,“表面上的安定也可以,这或许比较好”他说。

川岛也称,中国的矛盾之处,在于一方面希望表达对日本的不满,但另一方面也无法完全疏远日本。川岛称“因为美中关系仍然不稳定。拜登政府虽然与中国有一定的稳定接触跟框架,包括当时的气候变迁议题合作。但现在川普重返白宫,跟中国没有讨论的框架、也对多边主义没兴趣”。

因此中国在跟欧洲国家也表现愿意在环境议题上合作,但对于中日韩三国,则是仍未有具体推进。“从2024年6月三国领袖峰会后,但现在还很多还是没进展,包括FTA等,一个字也没有”川岛说。

也因此,当王毅暗批美国搞单边主义、提倡多边框架合作时,日本也未直接回应,声明中也未出现。川岛真说“日本心里是会认同多边框架,但是表面上也不会说出来”,一但被认为唱和中国,就容易被归类。

至今,日本人对于中国负面印象仍深。川岛真说:“根据调查显示有90%的日本人不喜欢中国,但这些受访民众中,也有60%觉得中日关系对日本很重要。就算不喜欢你,但你对我很重要,这样(石破茂政权)要如何表现,确实有点难”。

中日韩外相会谈:“未来志向”之下的貌合神离

时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韩国总统尹锡悦和中国总理李强2024年5月在首尔的一场工商

台海局势与巡逻常态

台湾问题也是中日外长会谈焦点,岩屋毅重申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外,并指出日本政府对该议题的立场不变。

王毅在会谈中,提及台湾行政院任命前日本自卫队统合幕僚长岩崎茂为政务顾问一事,对此表达不满。岩屋则简单回应称,日本政府并未介入此事。

川岛真分析,无论是石破茂还是岩屋毅,都是很慎重处理台湾问题,“但中国现在有点自己提高门槛,比如过去县知事、议员去台湾交流是很正常的。但这次中方罕见写信给山口县等,跟民进党政府见面就是不对,自己改標准。中方这次应该也是想趁机会表示不满”。

町田穗高则称,“我个人认为中国因国内经济问题、还有川普政权应对上分身乏术,现在也希望台海局势能安静些”。但是因为台湾政府先前提到“敌对势力”、还有聘用岩崎茂为顾问等,让中国多少也必须做出些反应。

经济如何重启互信?

其中中日的经济争端,最大问题还是福岛水产品禁令,岩屋毅向王毅重申,希望中国能够尽早解除对水产品的进口禁令,以及包括牛肉和精米在内的农产品出口。纵使双方同意就此问题展开协商,并逐步推进输入重启的程序,然而时序仍然未知。

川岛认为,中国方面说已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福岛处理水的安全性调查、而日本则是照旧提出抗议,双方自己各自表达立场,才对自己国家民意可交代。川岛称,石破政府还是会紧盯舆论,避免被认为“亲中政府”,现在石破政府表现态度还可以,但是再进一步,有可能会被骂得很惨。

至于中国经济趋势。川岛分析,中国的经济模式已转向内需为主,而非外资驱动。此外,日本企业因为供应链安全问题,已开始将部分生产移出中国。中国目前国内困境是人不愿意消费,“年轻人对未来缺乏信心,担心社会福利体系无法保障其老年生活,因此多选择储蓄而非消费”川岛说。

加上过去日本企业主要投资中国制造业,但现在高科技投资也受到日本国家安全限制,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又因工资上涨移往东南亚失去优势。最重要的是,苏州、深圳等发生对伤害日本人学童的治安事件,导致对中印象不佳,日本企业投资中国的诱因变得相当少。

町田穗高分析,中国认为跟以前岸田政权相比,石破还是跟中国想增加互动,1月自民党的干事长森山裕才刚过去,之后经济界代表团也会访问中国”,石破政权的表现方式相对积极,也希望双方先多交流恢复政治互信,才能有经济的互信。

安全与外交议题仍在

日中安保对话上也有若干进展,双方也同意推动“日中安保对话”的早日召开,以加强两国在安全领域的沟通。岩屋毅向王毅表达对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军事扩张,以及中国船只在冲绳县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周边活动的关切,并要求中国撤除在日本周边海域设置的浮标,并尽早释放被拘留的日本人。

川岛认为,中国还是传统在外交上对日韩表示友善立场,但海警、解放軍、战斗机等军事面完全没有减少压迫,“压力常态化”基本上还是如出一辙。“但表面上好、气氛有点好,确实是存在的,但整体上还是没变化”,他说。

最终,三国也确认将尽早年底在日本召开领袖峰会,并协调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的访日期程。町田则认为“跟习近平会面仍是很难,但中日韩领袖会面是有可能。只是选举因素依然很重要,韩国可能重选总统、日本7月也有参议院选举,这些底定后,才会知道外交时机”。

川岛则表示,因为美国因素等,日本也希望东亚稳定,对李强访问也是乐观其成,“表面上的稳健化”仍是重要。町田认为,这次能够举行日中经济高层会议是一个成果,三国外长会谈成果太多“但是好好先见个面,然后持续沟通,这方面还是很重要的”。

整体而言,这次的三国外长会谈,虽然未能产生具体突破,但至少维持了三方在经济与外交上的沟通,并确认了未来进一步对话的方向。“有见面总比没见面好”,或许是川普新时代下,都先见个面后再互相盘算为佳。

   0


热门专题
1
俄乌战争
6
大S
11
美国大选
2
中共两会
7
中美冷战
12
以哈战争
3
川普
8
洛杉矶大火
13
巴黎奥运
4
万维专栏
9
叙利亚
14
三中全会
5
AI
10
苗华被抓
15
台湾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