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二只靴子落地。4月2日起,美国总统川普宣布了震撼世界的关税政策,将对中国等多国额外加征高额关税。并进一步威胁,将中国关税额外增加50%。
从2018年起,川普开始以关税为手段对中国展开贸易战,以制衡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从那时起,国内企业开始前往墨西哥、越南等关税“政策洼地”发展业务,以对冲关税带来的冲击,许多国内的中小商家也跟随大企业的脚步,前往墨西哥开展贸易、经营,并逐渐落地生根。
然而,随着川普的再度当选,并重新祭起高关税的大刀威胁墨西哥等周边盟友以及世界各国,墨西哥对华人商户的态度也逐渐收紧,当地华商群体生存空间被极限压缩。墨西哥本地媒体报用《在川普压力下对中国商品市场进行打击》的标题,关注华商群体的撤离。
图丨执法人员查抄的华商货物
事发后不久,墨西哥经济部部长在官方发布会上发表讲话,指向这场行动。这让更多华商意识到此次危机的严峻。“经济部部长相当于他们的3、4号人物。你想想看,如果北京要封一个商场,会需要这个级别的人物去下通知吗?”菲姐解释道。
这场行动,最终共查获价值7500万比索(约2660万人民币)的26.33万件商品,并计划全数销毁。
接下来几天里,在官方给出的窗口时间内,不愿坐以待毙的商家们纷纷投入到对大楼剩余货物的“抢救”中。大楼后门处,他们忧心忡忡推着各自的推车,排起长队。对许多漂洋过海,冒着巨大风险来到墨西哥谋生的华商来说,这些货物几乎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与希望。
充满机遇的墨西哥,曾是这里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85后的菲姐,在墨西哥已经经营了近5年的文具批发生意。抵达墨西哥,一度被菲姐认为是自己人生中最正确的决定。2019年,国内的财富增长浪潮已近尾声。而当时的墨西哥,却充斥着一夜暴富的神话,仿佛遍地黄金等待开采。
那段时间,菲姐目睹身边许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靠着贩卖国内的各种小商品,仅仅打拼两年,就已身家数百万。她感觉在这里,只要肯努力、敢拼搏,就有机会翻身。而这,正是作为华商的她最擅长的事情。
2020年11月,考察近一年后,菲姐决定在墨西哥下场创业,开始做文具批发生意。后来,光是2022年一年,菲姐就达到一亿比索(约3591万元人民币)的销售额。
“每天最讨厌的事就是回家数钱。”那时,不止菲姐,华商圈内都流传着这样的玩笑。因为不能用点钞机,怕邻居听见了报警,“撵钱撵得手都麻了。”提及当年的盛景,菲姐仍感到激动。
图丨菲姐售卖给客户的文具
菲姐第一次感到自己踏上了财富快车。来墨西哥前,她走南闯北换过十几份工作,去过几十个国家,遭遇过欺骗,经历过背叛,兜兜转转,赔进几百万积蓄。她觉得并非自己不够努力,而是在时代浪潮中缺少见识和机遇,“就像盲人摸象一样。”
在2019年抵达墨西哥,确实是她踩中的第一个时代节拍。2018年,美国总统川普在其第一任期内发起针对中国的贸易战,对中国商品加征20%的高额关税,冲击长期以来的贸易结构。此后,中国开始推动全球贸易转移。凭借其“北美自由贸易协定”(USMCA,原NAFTA)的地理与政策优势,墨西哥迅速成为中资企业出海北美的重要跳板。
历史的指针悄然转向,吹起一阵疾风。此后,包括海尔、比亚迪在内的中国制造企业纷纷在当地建厂,带动上下游供应链的同步转移。闻风而动,大量华人小商户也跟随贸易迁徙,借机在墨西哥扎根。价格低廉的中国商品自此在墨西哥市场遍地开花。
就在菲姐创业的三个月后,2021年1月,拜登入主白宫,虽然没有撤除川普时代的关税壁垒,但也没有再筑高墙。微妙的平衡为墨西哥华商推开机遇之窗,“拜登四年”的黄金时代由此启幕。
往日的辉煌,在川普再度当选的钟声中骤然褪色。步入2024年,菲姐嗅到了变天的气息:“墨西哥好像突然间,对中国人开始抡起拳头了。”
墨西哥义乌城的查封,只是飓风登陆前的第一声警哨。风暴开始扩张。随后几个月中,中文社交平台上不断有在墨华人放出视频,表示各地区的大型华人商城,也开始陆续遭遇检查。
墨西哥曾一度被视为理想的出海标地。而当全球化退潮,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曾经蜂拥而至的华商在此刻成为撞入蛛网的苍蝇,商业命运被捕食殆尽。
谁也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接二连三的打击,令商家们心生惧意。此刻,他们只想尽快逃离风暴中心。华人商家聚集的线上群聊里,隔三差五就会有人发布店铺转让和讨要租金的信息。有人选择及时止损,打道回国;有人还在观望局势走向。
贸易版图重构的地震之下,海外华商星散而去。大国博弈的明潮与暗流中,逐浪而生的普通人们不得不漂游浮沉,在怒海中继续求生。
全球化退潮,第一批华商触礁
事业巅峰期,菲姐在墨西哥开了四家百平米的店,服务的客户至少有500家。
她记得当时最热销的,是一款黑色袋装马克笔,每次刚到货就销售一空。后来,为了抢到这款热销商品的代理权,只要一到货,菲姐的销售员们就会立刻冲上前,争抢着在纸箱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有一次,几个销售员为了争货,差点打起来。“吵得一塌糊涂,大家都要抢货,因为太好卖了。”
不出海,就出局。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许多华商选择踏上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空间。在此之前,墨西哥在许多华商的眼中一直与黑帮和暗杀挂钩。这种危险的印象,使得许多人对其望而生畏。
然而,喷涌的财富足以抹平一切恐惧。在上一轮由川普政府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传统经济体的贸易占比开始下降,而对东盟、墨西哥等新兴市场柄家的依赖显著提升。根据《财经》杂志统计,截至2023年,中国已成为墨西哥增长最快的外资来源国,对墨新增投资达到1.59亿美元,投资总存量高达24.52亿美元,跃升为墨西哥第四大外资来源国。
在当时的贸易优势外,墨西哥还具有极高的消费活力。到墨西哥不久,菲姐就发现当地人崇尚及时行乐,活在当下。墨西哥员工的工资是按周结算,每到周五便能领到薪水。周末一到,墨西哥人便换上新买的时尚服装,与朋友相聚,派对几乎成了他们每周的固定节目。菲姐手下的一名销售,每月最多能挣四五万比索,这已经相当于墨西哥顶尖大学硕士毕业生的薪资。但即便收入不菲,每当孩子生病需要就医时,他依然常常因为没有积蓄而向菲姐借钱。
作为拉丁美洲第二大国,墨西哥拥有超过1.3亿人口,并且人口结构年轻,年龄中位数约为26岁。这一年轻化的人口构成也推动当地蓬勃的消费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过去十年间,个人消费占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重维持在约68.7%,高于美国(67.5%)和香港(67.2%)。
伴随着一个又一个造富故事的传播,2020年前后,越来越多华商涌向这片满是生机的土地。他们或是来自国内的沿海城市,以一人带一家,一家带一村的方式集体迁徙;或是来自智利、西班牙等国家,本就在海外有着多年贸易经验。两者的共同点是,他们原先所在的区域已经开始经济衰退,急需寻找增长的第二曲线。
这些华商普遍学历不高,许多人只受过中小学教育,在劳动力过剩、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中处于劣势。“留在国内,只能送外卖。”有人这样描述自己的处境,“连研究生都找不到工作,何况是我?”选择出海,对当时的许多人来说,可谓背水一战的突围。
“富贵险中求。”菲姐这样总结墨西哥的经商环境。“商战,说白了,就是拔网线、暗杀,手段尽是下三滥。”
站稳脚跟的过程中,的确有些人付出生命的代价。菲姐记得在2020年前后认识的一位二十多岁小伙子,家境贫寒,性格朴实寡言。由于国内只能做低端劳动力,他十几岁便出海务工,寻找出路,2019年借了100万孤身来到墨西哥创业。他的梦想很简单:赚到钱后,把母亲和妻子接来团聚。
然而,这位年轻人因为待人热情,又经常邀请墨西哥人到家里做客,最终被人盯上。几名雇员合谋,将他杀害,卷走他积累的百万财产。
“那是个特别善良的小伙子。”忆及此事,菲姐惋惜不已。前不久,她听说又有中国商人计划来墨西哥投资建水泥厂,“这群人胆子真大,谁敢在这里开水泥厂?死在哪里都不知道,直接就把你暗杀了。”菲姐感慨。在利益至上的世界里,想要分一杯羹,往往意味着刀尖舔血。
凶险之外,随着全球华商的涌入,内卷也像瘟疫般开始在这片新的土地蔓延。菲姐记得,2020年,像自己一样在墨西哥城做文具批发生意的华人同行只有不到5家,在四年后的现在已经激增至50家以上。
图丨批发商城里的华人店铺
那几年,在市场需求并未显著增长的情况下,华商数量却不断膨胀,动摇着原本的供需平衡。由于缺乏品牌竞争力,为了争夺客源,商家们开始不断压低价格。原本成本50比索的产品,最初能卖100比索,后来在竞争下不断降价。五六家竞争时,价格降到70比索,十几家时,降到60比索,有的最后甚至贴钱售卖。菲姐店里曾最热销的马克笔,利润也从20%降到仅剩5%。
作为华人批发商城的运营者之一,小林经常接到投诉。一些商家抱怨,某些同行只顾压低价格,破坏了市场秩序,要求他整顿风气。但小林表示,在这种恶性竞争面前,他也无能为力。他曾劝过一些商家不要打价格战,却被对方反问,“你不让我(低价)卖,那你把我的货都买下来?”这些商家在和国内工厂拿货时,一般采用先赊账的方式。一旦货不能及时卖出去,就无法按时还上欠款。还有人甚至在国内负债,才来墨西哥创业。
当生存成为唯一的命题,一切关于理性与秩序的讨论都失去了立足之地。这种以牺牲群体未来为代价的求生本能,使人们愈发陷入只看当下的短视循环。
菲姐曾想和两个想要进入文具行业的好友商谈,与其各做各的,不如大家一起合作,成立一个文具品牌。她告诉对方,打造一个品牌大约需要2000万人民币,大家多投点钱,做自己旗舰店树立品牌形象,然后把店开进各大商场。
菲姐的思路在于,摆脱挣杂牌和渠道供应的辛苦钱,通过做品牌来经营长期生意。但无论她如何劝说,对方就是不同意,坚持要单干。
在尚处于草莽时代的墨西哥市场中,同类间的团结协作是争夺和维护利益的关键。在菲姐看来,出海打拼的华商们拥有许多美德,如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等等,“几乎聚集了人类身上所有的优点。”但华商们身上唯一难以克服的缺点,就是不团结。
曾经,一些华商和某个商场运营方发生冲突。为了争取权益,包括菲姐在内的60多名商家参与维权活动。那时,菲姐甚至说服一位华人律师好友,免费为商家们打官司。
然而,维权的队伍很快被逐个瓦解:商城运营方逐个找到参与的商家,承诺在新商场为他们提供大面积的店铺,以此诱使他们放弃抗议。
阵营从内部迅速分裂,每开一次会,参与的人数都在减少。最终,所有人都退场了。律师也劝菲姐放弃维权,“除了你,所有人都不是在维权,而是为了拿到个人利益。”
凭借中国制造的供应链优势,出海华商们轻易便能凭借物美价廉的商品获得市场优势。但令菲姐感到悲观的是,如果无法克服根深蒂固的以利益为重的劣根性,华商们未来的道路很难走得长远。
负和博弈,或许只会得到满盘皆输的结果。
遭受损失最重的,往往不是华人商家,而是墨西哥本地商户。一位在墨西哥做清关生意的华人表示,在价格战的包围下,本地商户被卷得“根本一点生意都没有”。
这也间接减少了墨西哥政府的税收。虽然在墨西哥野蛮生长的市场环境中,灰关和逃税的做法并不鲜见,过去官方也一向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宽松做法。
但时移事异。2024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再度生变。国际地缘冲突频发,许多国家民粹主义情绪高涨,要求驱逐移民、优先保护本国贸易市场。而川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更被视为全球化浪潮退潮的标志性事件。于是,那些曾借力政策红利和地理优势蜂拥而至的华商,成了首当其冲被牺牲的棋子。
“中国人来的太多了,已经影响到墨西哥当地的经济了。”菲姐解释道。有时她会想,如果不是短期内涌入这么多华商,华商们又如此擅长竞争和分裂,就算国际局势变化,面对美国的施压,墨西哥当局或许也不会进行如此严厉的整治。
不过,即便没有这轮整治,菲姐也认为华商们在墨西哥的生意已经难以为继。2023年10月,因商业生态受到内卷破坏,她的销售额断崖式下跌,同比减少了50%。到了2024年,她不仅无法盈利,甚至开始倒贴。从一亿比索的销售额到亏损,仅仅两年的时间,形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场没有规则的竞争中,谁也无法预知下一秒的残酷。全球化浪潮退却的滩涂上,第一批华商如搁浅的航船,在竞争之中彼此碰撞,最终撞上了同一块骤现的暗礁。
怒海中飘摇
“每天都有想不完的事、做不完的工作、处理不完的业务。”2025年1月29日,中国春节假期的第一天,在墨西哥的菲姐没有休息。她带着手下几个员工,乘车前往距离墨西直线300多公里以外的坦皮科市,考察新的创业市场。
动荡之下,继续求生。勤奋耐劳,不止不休,这早已是变局到来前菲姐的日常,也是墨西哥华商们的日常。每天,她都会在笔记本上列出待办事项,忙起来时,一天有十几件事情要处理。她抓住一切空闲时间,在高铁上也不忘和供应商沟通。即便到了星期天,菲姐的大脑也无法歇息,始终处在高速运转中。高强度的工作让她患上严重失眠。有时睡不着,她干脆半夜爬起来给供应商打款。
在目睹华商们的生活方式后,菲姐的一位墨西哥朋友曾对她感慨道:“你们中国人把100%的时间都用来工作,而我们只有60%的时间用来工作,剩下40%是用来享受生活的。”
驻扎在海外的华商,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在陌生的土地上用最原始、笨拙的方式拓展生存空间。没有资本优势,时间便成了他们唯一的筹码。
华人商家几乎全年无休,许多人只有在每年的重大节假日,如除夕才会歇一歇。而墨西哥员工普遍具有更强的法律意识,拒绝加班,并享有更严格的劳动法保护。因此在这片热情随性的拉美土地上,华商身上那股紧绷、务实的生存压力,很难不与当地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形成冲突。
2020年,菲姐初来墨西哥创业时,曾雇佣一位墨西哥籍男高管。由于他长期在美国工作,形成雷厉风行的管理风格,经常强制要求员工们集体加班。这引起另一名女高管的不满。后来,趁菲姐某次出差期间,这位女高管便煽动员工们集体辞职,闹罢工。消息传来时,身处机场的菲姐吓得“连飞机都不敢坐了”,立即赶回公司,召开紧急全员大会。会议上,她承诺并安抚员工们:加班自愿,不强求。
菲姐表示,在墨西哥,一旦员工对老板提起诉讼,基本上都是老板败诉,员工胜诉。而且,如果员工选择长期耗下去,诉讼拖上五年甚至十年,最终即便他什么都不做,老板仍需补偿这几年的误工费。一些中国老板因此可能面临数百万的赔偿。因此,许多华商不敢强迫员工,只好自己“撸起袖子拼命干”。
一名在墨西哥做人力资源业务的华人表示,墨西哥员工迟到、请假的情况很普遍。他手下就有几位经常请假的员工。要么是自己生病,要么是宠物狗生病,再要么觉得办公室太热,“各种理由”。平均下来,每人每周都要请一次假,“你不批人家可能就不来了。”
墨西哥的许多华人企业给出的待遇并没有优势,员工流动性高。为了稳住员工,他只好多招几名员工来应对请假的情况。
在墨西哥,仓库工作员工习惯边听音乐边干活,这几乎成了种传统。此前,菲姐觉得听音乐会让人分心,于是禁止这种做法。但很快她雇用的翻译就和她表示,员工不开心了,干活没动力。菲姐只好取消了这一禁令。
图丨大年初一,菲姐在坦皮科市考察市场
尽管菲姐努力调整管理风格,以适应墨西哥的职场文化,但今年年初,三名核心员工仍然相继提出离职。在生意本就受损的情况下,这个消息让她感到“天都塌了”。其中一名员工提出离职时,菲姐正在国内参加侨商大会。得知消息后,她立刻冲进洗手间给对方回信,恳求等她回到墨西哥再商量。但这名员工在电话里直接告诉她:“无论你回不回来,我都不会改变主意。”
第二天,对方便从公司消失,不再回复菲姐的任何消息。
“墨西哥人很强调自己的感受。他们不像国内职场上的60、70后,靠忍和自我牺牲成全公司,甚至成全整个经济发展。他们会觉得我不开心了,今天就离职。”菲姐坦言道。这让她不得不重新审视公司的规章制度。回到墨西哥后,她与员工挨个谈心,不仅给他们发放了奖金和礼物,还承诺未来会从销售额中拿出更多收益作为激励。这个策略很快见效。菲姐发现当周营业额立刻增长了30%。
然而,在日益严峻的经营环境下,菲姐仍需深思接下来的应对之策。在这次震荡后,菲姐也发现自己的心态发生了转变。再怎么牺牲自我去努力,最终也难抵时局的变移。她开始问自己:“每天都有思考不完的问题,我们快乐的时间又在哪里?”
回望过去几年,菲姐能记起的快乐瞬间屈指可数。或许是结束一天的忙碌,回到自己辛苦挣来的房子里,亦或是毫不犹豫地花几万元买下一张商务舱机票。“难道这就是奋斗的意义?终于舍得坐商务舱了。”
可是,为了这些短暂的物质享受,她付出经年累月的奔波与疲惫。这笔账,是否真的值得?她陷入思考。
不过,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她伤感。早在川普回归白宫之前,贸易保护主义的阴影便已悄然显现。最早受到影响的这一批敏锐的墨西哥华商,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新的市场。
有人告诉菲姐,他们认为中美洲的多个国家仍然有机会,比如多米尼加、哥斯达黎加和危地马拉。这些国家就像当年的墨西哥一样,市场尚在起步阶段,华人相对较少,依然是一片蓝海。
“找到一个新兴国家,把你在墨西哥做过的事情重新做一遍。”菲姐复述道。
然而,随着川普“对等关税”政策宣布,贸易战的第二只靴子时隔七年后正式落地。华商们也注意到,川普几乎在全球范围内都加征了关税。诸如越南这样的中国原本的贸易转移地,更是被纳入高关税征收范围。这是否预示着全球化时代的彻底终结?惊涛暗流之下,哪里还能是最后求生的岛屿?
风暴下,连出逃也变得前路渺茫。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但无论前路如何,华商们依然坚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而他们要做的就是走出去,然后留下来。
*应讲述者要求,文中人物为化名。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前所未有决定,美废除这个国家的所有公民签 |
2 | 震惊!胡德华因为这个病去世 |
3 | 中南海严重误判 美中彻底脱钩 |
4 | 蔡奇岌岌可危?文联韦立被抓 传其为蔡奇情 |
5 | 中国外贸业主哀嚎一片:订单全没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北京狂轰 李嘉诚卖港口踢铁板 巴拿马出手了 |
2 | 前所未有决定,美废除这个国家的所有公民签 |
3 | 震惊!胡德华因为这个病去世 |
4 | 中南海严重误判 美中彻底脱钩 |
5 | 蔡奇岌岌可危?文联韦立被抓 传其为蔡奇情 |
6 | 中国外贸业主哀嚎一片:订单全没了 |
7 | 面对川普关税 习近平发出信号 |
8 | 习近平“神隐”,就是因为何卫东? |
9 | 川普突然宣布… |
10 | 川普宣战 习已方寸大乱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