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又有重大变化!李嘉诚,难了

www.creaders.net | 2025-04-28 14:58:58  智谷趋势Trend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墙内自媒体智谷趋势文章:李嘉诚卖港口,事情又有重大变化。

4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官网发布了一条关于“长和港口交易”的消息。标题态度极为清晰,力度很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长和港口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反垄断审查。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就长和港口交易事回答了记者提问。

有记者问:据《华尔街日报》4月16日报道,长和出售海外港口将分拆为两个交易继续进行,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们高度关注有关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

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从措辞来看,语气坚决,这算是市场监管总局对李嘉诚发出的第二次“黄牌”警告了。

第一次是在3月28日,当时的标题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对长和港口交易进行审查》。

又有重大变化!李嘉诚,难了

为什么一再警告,难道李嘉诚又玩起了新的“障眼法”,绕过国家调查?

就在同一天,太平洋彼岸的川普,“恰好”也在社媒平台Truth Social,提到巴拿马运河。

“美国船只,无论是军舰还是商船,都应该被允许免费通行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

川普声称,如果没有美国,这两条运河就“不存在”,要求国务卿鲁比奥“立即处理”此事。

又有重大变化!李嘉诚,难了

中美同时传来大消息,意味着什么?李嘉诚的港口交易,真的要黄了?

先从中方态度说起。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点发出警告,有可能是因为李嘉诚或交易双方试图越过某种“底线”,曲线完成交易。

李嘉诚曾标榜自己“在商言商、无关政治”,但实际上他在国际市场赚到的钱,很多都与地缘政治的微妙局面脱不了干系。

就拿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克里斯托巴港和巴尔博亚港)来说,如果不是巴拿马和美国双方互相猜忌,长和集团根本就没机会入局。

90年代末,美国跟巴拿马签订《巴拿马运河条约》,约定巴拿马运河由两国官员组成的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管理,等到1999年管理权就全部交给巴拿马政府。

由于美国政府向来蛮横无礼、经常欺负美洲国家,所以巴拿马人不太相信美国人,就起了一个念头:

绕过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把运河沿线的部分港口卖给非美国企业。

又有重大变化!李嘉诚,难了

对地缘政治很敏锐的李嘉诚闻讯而来,以“巴拿马救星”的高姿态,与巴拿马政府谈判。最后,长和集团以低价拿下了两个港口的20多年的经营权。

此后,巴拿马港口成为长和集团的“现金奶牛”,让李嘉诚家族赚得盆满钵满。2021年经营权到期后,长和集团主动要求续约,将经营权延长到了2047年。

不过,国际局势的变化,改变了李嘉诚的想法。川普第二次入主白宫后,有意通过夺回巴拿马运河来提升政治声望,贝莱德集团遂出面收购运河上的各大港口。

精明的李嘉诚,趁机拿到了一个很不错的交易价格。3月初,双方敲定成交价为227.65亿美元(除了巴拿马两个港口,还有分布在其他国家的41个港口)。

又有重大变化!李嘉诚,难了

李嘉诚这笔交易,显然关切到中国利益。

别的不说,一旦这些港口都落入贝莱德集团手里,川普政府就有可能加强对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马六甲运河以及北极航线的控制权,以此为基础对中国进一步经济讹诈和军事威胁。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才会出手,依法对长和港口交易进行反垄断审查。

在当前局势下,此事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一枚敏感棋子,牵动无数目光。

正因如此,如果李嘉诚“揣着明白装糊涂”,想用各种办法来规避反垄断审查“曲线交易”,难度堪比登天。

不过,从明面上看,李嘉诚已经做出了一系列动作。

他祭出的第一招是,金蝉脱壳。

长和集团在3月31日发布了一份重要公告,声称“一直积极探索提升股东长期价值的机会,其中就包含对全球电讯业务资产和运营相关业务进行拆分上市的可能性”。

《财新》报道称,长和集团正筹备分拆估值约 100 亿至 150 亿英镑的全球电信资产,目标是在英国伦敦上市。

如果拆分业务和伦敦上市计划顺利完成,那么市场监管总局对长和集团的财务审查工作将会很难开展。

毕竟,长和集团的电信业务主要分布在海外,业务负责人李泽钜(李嘉诚长子)也是加拿大国籍,一旦拆分出去,就可以跳出“五指山”。

又有重大变化!李嘉诚,难了

第二招,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据中国基金报援引消息称,地中海航运背后的亿万富翁——意大利大亨吉安路易吉·阿庞特和他的儿子迭戈·阿庞特,正在讨论

将两个巴拿马港口从228亿美元收购长江和记实业数十个港口的交易中剥离出来。

针对交易中的五大洲41个港口的码头,阿庞特父子与美国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就这项交易进行了合作,该交易包含所有权结构不同的两个部分:对巴拿马港口和对其他所有港口。

知情人士表示,相关讨论正在双轨并行,而剥离巴拿马港口最终将需要各方达成一项新协议。贝莱德与地中海航运组成的财团以及长和正处于一个为期145天的独家谈判窗口期内,尚未签署最终协议。

最初的交易方案是,阿庞特家族现有的港口运营商Terminal Investment Limited(TiL)获得全球港口资产51%的股份,贝莱德旗下的一家实体获得49%的股份。那部分占了该交易中涉及的大部分资产,包括位于荷兰、德国、马来西亚和其他地方的集装箱码头。

对于这两个巴拿马港口,所有权结构正好相反:

TiL获得49%的股份,贝莱德最近收购的基础设施投资机构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获得51%的股份。

不是担心全球港口的控制权吗?

明面上,除了巴拿马运河港口之外的所有港口,都交给阿庞特家族之手;2个巴拿马港口也以最低限度的控制权,转给贝莱德。

暗地里,作为核心股东的贝莱德,显然还是获得了对43个港口的巨大话语权。

但中国的反应显示,这一动作,再次踢到了钢板上。

为何老辣如李嘉诚,还是屡屡误判形势?

如今,贸易战已经进入“深水区”,国家已定调为“国际经贸斗争”,而海港和海洋航线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从美国角度看,川普要想全面落实高关税政策,就必然要加强对港口和航线的控制。更进一步说,川普如果要兑现“MAGA”的承诺,也势必要扩大美军在海洋上的控制权。

川普政府已经制定了美国海运复兴计划,明面任务就是“抢港口”和“疯狂造船”,暗线任务就是“限制中国企业和军队出海”。长和集团旗下的国际港口,无疑也是川普计划的一环。

对中国来说,除了强势反击,别无选择。

航运上,中国一方面积极寻找新的出海口,如缅甸皎漂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降低对马六甲航线的依赖;同时也在加强防御,防止美国鲸吞更多重要港口。

香港进出口界立法会议员黄英豪就表示,在全球地缘经济格局剧烈震荡的背景下,这宗交易不仅引发了围绕国家战略安全、国际商贸规则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广泛争议,更是涉及中国与拉美地区年贸易额超6000亿美元的“海上生命线”,也与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息息相关。

此前,国务院港澳办网站连续转载《大公报》关于香港长和出售港口资产的评论文章,其中一篇文章援引网友观点说:“这是没有腰骨的跪低,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漠视国家利益、民族大义,背叛和出卖全体中国人。”

话音仍在维港两岸回响,言犹在耳。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如果李嘉诚不能认清形势,做出抉择,恐怕难免祸及自身了。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