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昔日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如今这里残破不堪

www.creaders.net | 2025-09-20 14:07:57  中时新闻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昔日的巴比伦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明珠,宏伟的神庙与宫殿曾矗立于此,诗人与史官则在此想像出古代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s)。如今,虽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却仍在辉煌与颓败之间摇摆。

CNN报道指出,尽管伊拉克多年来深陷战争与不稳定,巴比伦仍吸引著来自海外的旅人。2024年,巴比伦古迹与文物局(Antiquities and Heritage Directorate in Babylon)统计,共有49,629名游客到访,其中5,370人来自国外。虽然人数逐渐增加,但与数十年前的人潮相比,仍有相当差距。

然而,今日的巴比伦已是一处陷于困境的遗址。通往古城的道路破裂难行,遗址内部杂草丛生,垃圾散落,烟蒂与塑胶瓶随处可见。设施极度缺乏,售票亭后仅有厕所一处,周边没有旅馆,导览指示稀少,没有导游的旅人极易迷失于断垣残壁之间。

当地导游努力引导游客走过干净路线,呈现遗址最美的一面,但对独自旅行者而言,疏于维护的痕迹却清晰可见。伊拉克文化部巴比伦古迹与文物局局长拉阿卜杜拉(Raed Hamed Abdullah)坦言:“整个考古遗址只有四名清洁工,有时我甚至请守卫帮忙打扫。我们希望政府能拨出足够资金,好好照顾巴比伦。”

事实上,对于遗址日常维护的实质支持仍相当有限。地方政府只能提供零星维修,更大规模的发展计划,从游客服务到文物保存,仍受困于法律与政治障碍。

巴比伦的伤痕不仅来自岁月,也来自现代权力的角逐。1980年代,萨达姆·海珊(Saddam Hussein)大规模重建巴比伦,以印有自己名字的砖墙与巨大的宫殿将自身嵌入古城叙事。2003年美国主导的入侵后,美军在此设立基地,将萨达姆的宫殿改作总部。直升机与坦克重创遗址,宫殿内墙更被士兵涂鸦。意大利旅客詹维加尼(Gianmaria Vergani)直言:“看到宫殿被荒废、满是涂鸦,真的让人心碎。安全措施的缺失更是荒谬,文物几乎可以轻易被盗走。”

昔日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如今这里残破不堪

昔日的巴比伦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明珠,宏伟的神庙与宫殿曾矗立于此。(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2019年7月,当UNESCO将巴比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被视为伊拉克一大胜利。然而,名列遗产清单并不代表保存有保障,资金短缺与计划停滞依旧让遗址依赖地方守护者的努力。当前,仅靠清洁工、导游与考古学家的零星付出,支撑著这座古城的延续。国际非营利组织世界古迹基金会(World Monuments Fund)近年虽在美国大使馆支持下,展开尼马克神庙(Ninmakh Temple)修复计划,但规模有限。

真正让巴比伦历史延续的,往往不是机构,而是个人。22岁的当地导游哈希姆(Hussein Hashem)自小在巴比伦长大,因校外教学而爱上历史。虽然毕业于巴比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最终却选择投身观光业。他说:“透过我的工作,我努力传递一个信息:伊拉克是安全而美丽的,不如媒体上描绘的那样。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来亲眼看看这里的历史、人民与文化。”

游客常常询问空中花园的真伪,哈希姆会解释,德国考古学家曾认为在遗址中找到遗迹,但后来证实那只是食物储藏空间;也有学者认为真正的位置在幼发拉底河附近。他同时呼吁游客尊重遗址,不要留下垃圾或在古石上刻字。

即使面临困境,巴比伦依旧散发著魔力。游客在伊斯塔尔门前赞叹,讨论空中花园的传说,惊叹于这片沙漠平原曾孕育出的天堂。学者持续研究,旅人则带著故事归乡,让亲友惊讶于他们曾行走于尼布甲尼撒的首都。

对维加尼而言,参观巴比伦是伊拉克旅程的圆满句点。他说:“除了它的美丽与历史,我最欣赏的其实是伊拉克人民——他们友善、乐于助人、满脸笑容,真的令人惊叹。”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