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对香港政改「七大关注」披露
【万维读者网】由香港政务司司长曾荫权任组长的政制发展专责小组完成首次访京行程。专责小组带回香港的,并非一连串问题的答案,相反,小组带回来的是更多的问题,值得香港人细加思考。
香港文汇报二月十二日引述特区政府消息人士指出,部分香港人提出的「政制改革」四个字,实质上涉及「两个产生办法」的巨大改变,也就是:「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及立法会议员的产生办生」的改变。中央政府欢迎港人提出各种意见,但亦十分坦诚地向专责小组解释了当年制订对香港政策以及政制方案的立法原意和各样考虑。
消息人士称,这种情况就像是盖房子,当年中央在广泛徵求港人意见,并集中了香港和内地许多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后,与港人一起为香港盖了一所房子。住进去前和住进去后,香港、内地以至世界各国都一致赞好。如今,部分香港人说要作修改,中央对此完全没有过多的干预,只是向香港人详细解释当年为何要这样建,房子的基石设在什么地方,希望香港人也作一些说明:如果房子修改后,是否还在原来的基石上,而不是偏离原位,以至「牵一发而动全身」,令整栋房子出现危险。消息人士说,中央的要求合情合理,香港人的确应当要透过理性的讨论,获得对政制改革的共识,并向中央说明为何需要这些改变,说明为何这「两个产生办法的改变」不会影响《基本法》的立法原意。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消除中央的疑问或担忧。
特区所有权力来自中央
消息人士说,香港是直辖中央的特别行政区,中央有责任在许多方面维护和帮助香港,但同样地,香港人亦要清楚,香港特区的宪制地位──所有权力都是来自中央,香港特区并没有任何「剩余权力」,因此,香港的政改问题,中央一定要参与,任何改变都要得到中央的同意,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这绝不是说香港人不能提出修改意见,而是要真真正正地通过进行详细的讨论,求得共识,然后才向中央作出解释。例如,有人说二十三条不立法,香港也有法例对付叛国罪行,这就要作出详尽的有说服力的说明,不能说一句:「香港哪有人会叛国?」就算。香港是法治之区,口说无凭的事,又岂能强加于中央?
爱国港人治港乃既定方针
事实上,专责小组今次上京后一个强烈的印象,就是《基本法》自草拟、定案至今,一直都按照邓小平先生提出的思路来贯彻落实,白纸黑字,中央严格信守,迄今并无作出任何改变。正如「管理香港事务的人应是爱祖国、爱香港的香港人」,这是国家在80年代已经定下的方针,记载在《邓选》内。现在中央有关部门重提这个方针,香港有人好像很惊讶,这就反证了部分香港人对《基本法》的了解,的确仍然很不足够。
至于何谓「爱国家、爱香港的香港人」,消息人士指这是凭直观已经很清楚的事,就像牛与马,根本不会分不清楚,有关人士自己也心知肚明。这名人士反问说,如果有人做出损害中央的利益,或者损害香港的繁荣稳定的事,是否可坦然自若地身居「爱国爱港」的港人之列呢?至于《基本法》23条立法拖延,内地当然会有人不理解。这些都是香港今后要与内地、中央多作沟通研讨的地方。
落实基本法勿各取所需
消息人士指,中央关注的原则问题,每一条都份量极重,不能像一些人所说的大家意见一致,就可消除疑问。部分香港人强调香港人看问题有自己的角度,但中央从全局、全国以至世界的角度进行考虑,当然也有自己的角度,香港人对此,自应有充分的尊重和考虑。「全面」贯彻落实基本法,应当是一个整体,不宜各取所需。
中央对港政改「七关注」
消息人士指出,中央欢迎港人就香港政制改革提出自己的意见,但中央也有自己的角度和关注点,这些关注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新的政制──
1.如何体现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如何体现香港是直辖于中央的特别行政区。
3.如何保证新产生的行政长官仍然是由中央任命,向香港特区负责。
4.如何界定问责制的具体内容。
5.如何体现政制改革循序渐进的精神。
6.如何体现可以无损各阶层的利益。
7.如何体现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则。
政制原则问题六考虑点
1.考虑国家利益。
2.考虑香港的长远利益。
3.考虑香港的法律地位。
4.考虑香港的经济发展。
5.考虑《基本法》的贯彻落实和实际运作情况。
6.考虑香港的社会民生和各阶层的利益。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