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国坚持爱国人士治港

www.creaders.net | 2004-02-13 09:44:00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中国政府利用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前往北京的机会,发表了对香港政制发展的官方原则立场,其紧严的程度,超过不少人想像。曾荫权此行的「收获」,不是传递了港人的诉求,而是由北京中央政府清晰表达了立场,这个立场与部分积极推动香港在二○○七年全面普选行政长官和立法会者的期望,犹如南辕北辙,相距十万八千里。

星岛社论指出,北京的态度显然是宁慢莫快,先谈原则,具体细节谈不谈尚是未知之数,完全没有想像发挥的空间。几个大原则中,提到要以香港的长远繁荣稳定为前提外,还进一步指出了「港人治港」须以爱国者为主体。

乐观来看,政制发展要先谈原则,谈妥後可以再谈在细节落实,这是一些曾与中国交手的外交官的经验之谈。例如中美建交,中方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上绝不退让,但容许美国与台湾保持非官方联系;中英谈判,中方容许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对收回香港的主权这一原则,毫不妥协,英方提出的「以主权换治权」等方案统统碰壁。美国是国际大国、英国是政治老手,中国尚且如此,政制发展的激进派若想挟民意硬闯,後果可以想像。

从历史经验印证,订定原则不是像部分激进派所言,是北京实施拖延策略的虚招,而是香港要发展政制的首要步骤。原则要讨论,显然是因为中港之间与香港内部都未整理清楚一个共识,没有共同基础,北京根本不会展开任何关於政制发展的工作。

新华社十一日所引述「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谈话,完整地展示了北京的立场方针,首先申明特区政制发展关系到「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的贯彻实施等「四大关系」,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特首董建华时所表达的这个立场,已见诸董建华的《施政报告》;现在再开出未来特区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具体产生办法须符合的五大条件,更提出「港人治港」的前提是「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这是已故领导人邓小平当年订定的标准。

就北京对选举的态度,回归前的港府政务司锺逸杰,曾经发人深省地指出,北京方面不希望干预选举,但希望能够在选举前知道结果。换句话说,北京希望所制定的选举模式,能够选出信得过的人为主体,即邓小平所指的「爱国者」。

近月北京透过各种途径来透露其对香港政制发展的立场,包括发表「护法」言论,派遣「护法」赴港。不过,部分推进政制的激进人士听不入耳,还指发话人妨碍港人与中央沟通。现时官方以「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的名义正式摆明立场,而且所表达的信息,一次比一次收紧。看到港人只有面对现实,了解中央对香港政制发展的意愿和顾虑,避免任何一厢情愿的幻想,才有机会商讨出一个北京和港人都接受的政改蓝图。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