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要解散香港立法会?
【万维读者网】接近中方消息人士指,二○○七、二○○八年普选并无可能,而且中央也作了民主派于九月立法会选举中取得半数议席的最坏打算,若民主派玩得过火,把局势逼入死局,中央唯有使出「撒手招」,一如九十年代港督彭定康推政改方案后,中央也可「另起炉灶」,成立临时立法会,「一拍两散」。
香港星岛日报报道,港府政制发展专责小组首次访京后,中央透过新华社文章强调,要由爱国者治港,政制发展要巩固及完善行政主导等原则。对于政制发展的讨论,接近中方的消息人士直言,从「护法」等言论种种迹象可见,要二○○七、二○○八年普选,根本并无可能;他质疑,香港的民主派人士,依然打□要二○○七、二○○八年普选旗号,当中有多少是真的不明白这讯息?又有多少只是「扮猪食老虎」、为捞政治本钱?
他又指,中央最不满的是廿三条未能成功立法,《基本法》共有一百六十条,唯独不肯按廿三条立法,更反过来要求二○○七、二○○八年普选。
消息人士预计,九月立法会选举前,中央不会提出任何具体方案,也不会采取过往的对抗政策,以免激起反弹情绪,反为民主派增加选举及政治本钱。但他直言,中央已作了民主派取得半数议席、控制立法会的最坏打算。
不过,他提醒,若民主派逼中央陷入「死局」,中央唯有使出「撒手招」,对香港行使强硬收紧政策。他指出,按照《基本法》,特首若认为立法会通过的法案不符特区整体利益,可发回立法会重议,若立法会再次以三分二多数通过原案,特首可以按《基本法》规定,解散立法会。
他并指,彭定康九二年来港后,在未与中方取得默契前,单方面公布政改方案,与中方关系僵持,及至立法会在九四年通过《九五年立法会选举条例》后,人大常委会于同年八月,采纳「另起炉灶」建议,宣布成立预备委员会,在九七年成立临时立法会。
十年后的今日,中央是否同样打算「另起炉灶」,消息人士没有明言,但他强调,中央会备留一把「刀」,逼不得已时使用。问及会否担心采取强硬政策后,令外资撤离香港,他提醒,十年前中国国力不及今日,也可「另起炉灶」,如今中国入世,国势强大,香港经济也有赖紧贸、自由行等中央措施支持,中央不用依赖香港,又何惧之有,只是有些人仍未放下「大香港」心态而已。
消息人士又指,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出任专责小组组长,以为自己担当要角,但他那一句「饮香港水、流香港血」,强调香港的身分,北京方面听起来,自然不大欢喜。
亲北京的香港文汇报也引述匿名知名人士指出,近日「民主派」人士欲借助「7·1」游行的气候,不断「鼓吹」要加快政制改革步伐,使他们于政治战场上,能够打一场「漂亮胜仗」,这是「玩火自焚」。
引述该知名人士批评,「民主派」此举,正反映出他们完全不了解内地的政治文化,且他们每件事情都采取「对着干」的态度,倘迫使中央「推倒重来」的话,受害的始终是香港本身,对政制发展并没有任何好处。
该名人士形容,目前本港政治形势,令人感到时光倒流,就仿如走回到94、95年时,彭定康提出政改争拗的漩涡一样──当年彭定康单方面提出他的「3违反」政改方案,并成功游说当时的立法局,以一票之差予以通过落实,试图利用既成事实,迫使中央政府就范。
不过,有些人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在94年举行的人大会议,港区人大代表郑耀棠等提出了一个提案,建议中央政府「另起炉灶」,当时中央政府并没有任何回应,只交由人大法工委研究,令人感到事件被「放在抽屉内」,事件发展到94年7月底,立法会通过「3违反」政改方案之后,8月初人大常委会通过郑耀棠的提案,临时立法会便随之而诞生。
有关人士警告,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与现时仍有一段距离,亦不惜「另起炉灶」,推倒重来。现在,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香港特区经济愈来愈依重内地,中央要「另起炉灶」,完全不是问题,亦不担心所谓「撤资」,「各人都讲要向北望,中央根本不担心」。
他称,其实中央早已经心中有数,在9月的立法会选举当中,「民主派」顶多可以取得30席,就算取28、29席,「民主派」已经可以与特区政府「讲数」,尽取「着数」。但「民主派」没有考虑一点,一旦迫使到中央认为已到「严峻」时期,便会「出招」,至于这把「刀」是什么?有关人士就认为,《基本法》内已经清楚列明,即有关解散立法会的方法。至于中央会否与「民主派」沟通,解决彼此之间的鸿沟,这名人士说:「现时,『民主派』中没有一个可以信任!」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