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审计署:总理也不能干涉审计过程
【万维读者网】近日,全国人大十届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年度审计报告:国家体育总局挪用中国奥委会专项资金1.31亿元兴建职工住宅;长江堤防隐蔽工程虚报水下抛石量,多结工程款1000多万元,淮河流域9县套取灾区群众建房补助资金1.36亿元……3000多字的“审计清单”,曝光8宗工程及征地案件、7宗金融大案,牵涉发改委等十多家中央政府部委局及国家级企业。
掀起这场席卷全国的“审计风暴”的审计署及审计工作者随即成为了公众的焦点。
然而,记者面前的审计工作者都非常低调,“没有什么好说的”是他们的口头禅。
国家审计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部门?怎么能揭出这么多大案?审计结果有多精确?审计中的难处是什么?……
法制日报记者对话审计署,为百姓撩起审计的神秘面纱。
记者:按照《宪法》规定,审计署作为国务院的组成机构,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工作,对总理负责。是不是除总理之外,审计机关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
审计署:按照法律规定,总理也不能干预我们的案件调查过程。
记者:那么审计署可以调查所有的单位?
审计署:不是。审计署只审计国家财政拨款部门,也就是公共资金和公共资产(国有资产)部分。
记者:全国有这么多的国有资产单位,你们如何确定审计对象?
审计署:我们每年的工作重点是围绕国务院政府工作重点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今年审计的重点是资产管理公司和十几家大型国有企业。
(画外音:今年审计署及所属18个特派办将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集团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通用技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国家烟草专卖局进行审查。这批国企的审前调查已经开始,审计组于6月正式进点,参审人员达到500余人。此次审计涉及的总金额高达1.8万亿元。)
记者:你们审计的结果是不是十分的精确?
审计署:应该说是,但我们也肯定会有出错的时候,所以申请复议是被审查单位的权利。
(画外音:据介绍,审计署下设审计复核处、质检处等负责对数据的反复核查。审计署法制司审计复核处一位官员说:“不能绝对说审计报告100%准确,但至今基本没有构成诉讼的案例,复议也非常少。”审计数据一般要经过三级复核审定,即审计组一边审计一边对底稿进行复核;审计组所在的专业司室同时对数据进行审计;之后复核处进行复核。重要的审计数据还要经办公厅、署长审批。审计的每一张重要底稿都有被审计单位的签名
记者:你们如何能保证结果的精确?
审计署:证据确凿,事实清楚,而且定性要准。
(画外音:在长江堤防隐蔽工程质量的审查过程中,为了查出其中偷工减料的证据,审计人员从石头数量入手,找到买石头的发票,然后找卖主,再查哪天哪条船运了这些石头的?船的吨位是多少?船运了多少趟?时间、数量、单价一算,就能发现施工单位到底买了多少石头,是不是他们报的那么多?诸如此类的细节都是审计人员要做的工作。)
记者:有媒体说审计工作者克服了重重困难,顶住了巨大的诱惑,还有一些非常人想象的艰辛,能说说您身边的例子吗?审计中最难的是什么?
审计署:压力肯定有,但很普通。做一个审计项目就常常好几个月不能回家,有的夫妻俩同在一个项目组,小孩和老人都无法照顾。恐吓和威胁也有,尤其是遇到大案要案这种情况更严重。
(画外音:审计人员在查案中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铁证。审计工作常常会遇到四种阻力:其一,被审查的相关人员抵制和拒绝接受质询。其二,遭受恐吓和威胁。有黑社会扬言花20万元买审计干部的人头。其三,通过方方面面向审计人员送礼和说情。去年在长江堤防工程审计中,就有人送来12万元钱,提出希望审计人员把审减金额少写100万元,审计人员最后把12万元钱原封不动地退回去了。其四,造谣和诬告。说某某审计人员收受了多少礼金,与被审计单位有关领导是什么特殊的关系等。)
记者:已经查出的案件落实情况如何?
审计署:有一些可以执行,有一些无法执行,中间状况很复杂。
(画外音:审计署的一位官员说,审计报告中披露的问题一般都会得到落实。在审计意见下达后,按规定要求被审计单位应在90日之内反馈资金结果。像纠查、处罚、罚款之类的问题都会落实;涉及到人的问题,进入司法程序后,他们往往能得到立案的通知,具体的处理结果审计
部门没办法干涉。但是,也有些部门在审计中边纠边犯。1999年,交通部违规借给山东某公司3000万元资金的问题被查出后,2000年该部将资金收回,但2002年又以同样方式再次借出资金。)
记者:在普通人的眼里,审计就是“查账”,它和百姓生活有什么关系?
审计署:审计和日常老百姓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审计人员对中小学乱收费的调查,对医院乱收费情况的调查,都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
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说,要通过审计维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和有效,告诉老百姓钱是怎样花的,“审计就是国家财产和纳税人的看门狗”。文/本报记者郭媛丹
审计纪律“八不准”
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提出“八不准”的审计纪律。
一不准由被审计单位安排食宿;
二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安排的就餐和宴请,确因路远或工作作息时间的原因需在被审计单位食堂吃工作餐的,按每人每天5元支付;
三不准无偿使用被审计单位的交通工具;
四不准参加被审计单位安排的旅游、娱乐和联欢等活动;
五不准无偿使用被审计单位的通讯工具和办公用品;
六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的任何纪念品、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
七不准向被审计单位提出与审计工作无关的要求;
八不准在被审计单位报销任何因公因私的费用。
审计风暴备忘录
2003年6月25日,审计署公布的报告中,一大批中央部委被曝光,被点名批评的有财政部、原国家计委、教育部、民政部、水利部、交通部等,其中,财政部被点名多次。用词上也出现了“疏于管理,问题严重”等严厉的字眼。
在2003年,审计署还推出了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关于防治非典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的审计结果,已经作为2003年第一号审计公告作了正式公布。
从2004年开始,审计署又继而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最终目标是实现所有重大项目的审计结果都向社会发布公告。
2004年6月,审计署连续发布了2004年审计署审计结果第一号、第二号公告,公布了50个县基础教育经费审计调查结果和对全国50个县财政支农资金审计调查结果。
6月23日开出的审计清单则再次在社会上引起强烈震汤。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