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胡锦涛讲话震撼香港政治圈

www.creaders.net | 2004-12-21 16:30:51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据苹果日报报导,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十二月二十日罕有地亲自教训董班子后,触发香港政圈极大震撼,香港亲北京圈子对胡讲话内容各有不同解读。有人支持前全国人大代表李鹏飞分析,认为是中央对董班子施政发出警号,也有人认为是港人过份敏感。有学者则表示,胡讲话明显是冲董班子而来,惟港人反应出乎意料之大,所以中央及左派人士出手「降温」,避免打击董的管治威信。





财政司司长唐英年二十一日出席马铁通车仪式被问到胡锦涛讲话时,形容是胡勉励港官,对此非常感谢,他说会本以民为本服务市民,只要能够更加贴近群众,施政就会更得到市民的认同,又希望港人可以更团结,共同建设香港。公务员事务局局长王永平出席立法会会议后则表示,胡讲话中的三个希望是语重心长,值得他们深思。

一名亲北京商界人士引述消息称,中共中央政治局早前曾讨论香港问题,胡讲话相信是反映中央领导层对特区管治班子的评价,所以透过胡锦涛「提醒」他们要做好份内工作,某程度也反映北京对董信任不如以往。

但也有支持董的商界人士认为,胡讲话是泛指香港面对的管治问题,并非刻意针对董班子,只是一些传媒、反董人士及民主派借题发挥,「中央几时都话要团结,要支持以董建华为核心特区政府,点会拆特首台」。

明报的报导说,曾经说过现届行政会议中最少五人在「发特首梦」的时事评论员李鹏飞,认为胡锦涛这番话值得有意竞逐第三届特首的人反省。「他肯定是针对班子中的团结和合作问题而讲,现在班子内『漏料』呀、暗中指摘第二个呀,勾心斗角严重。」

他认为,胡锦涛的信息是告诉一众有意竞逐特首的人,「你们做什么我也是知道的,中央的眼睛是雪亮的」,目的是劝喻他们无论如何「争取表现」,都应以整体利益、团结为重,不要做得太过分。

而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陈健民则分析,胡讲话明显是针对董班子,只是想不到反应如此大,所以要为讲话「降温」,从新华社报道胡锦涛讲话时删除了「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这一句就可以知道,左派人士说胡非针对董班子,也是「降温」手法之一。

城市大学公共及社会行政学系教授张炳良指,新华社文章是官方纪录,这样改写是表达中央虽对董建华不满,但仍支持以董为首的特区政府施政,避免董建华进一步尴尬。

东方日报的报导说,港府高层二十一日纷纷回应国家主席胡锦涛要求特区政府查找不足的发言,他们皆统一口径指胡的一席话绝非训斥董建华或整个政府班子,用意实为鼓励他们的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财政司司长唐英年出席马鞍山铁路通车礼后,被问及对胡锦涛发言的回应时说,非常感谢主席的勉励,强调特区政府是本以民为本服务市民,努力加强施政方针。他相信只要特区政府能更贴近群众,施政会更得到市民的认同。他很希望本港每一名市民都能够更加团结、更加努力,共同建设更美好的香港。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王永平则指胡锦涛的发言语重心长,值得深思。他又指,觉得胡锦涛的三点希望是很好的希望,应以正面、积极的态度去看。

港府消息人士指出,胡锦涛向特区政府领导班子发言时和颜悦色,而非发怒;而胡要求大家不断提升施政能力和管治水平,说话中的「不断」意义重要,意指港府的施政已有改善,中央是希望可以更进一步。比较胡有关港澳两地的发言,不难发现胡对澳门的有更多「希望」,故不应把胡对港府的希望演绎为责难。

此外,外国传媒也纷纷就胡锦涛讲话发表文章,《亚洲华尔街日报》刊登题为「董被责难」的分析文章,解释特区政府管治失效,是源于董建华欠缺认受性,胡锦涛不应只责备董建华,胡更应该让香港进行普选,让未来的特首不会重蹈董建华覆辙。

新加坡英文《海峡时报》及《亚洲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均指出北京这次公开批评董建华属罕见。《海峡时报》以「胡公开表示对董政府不满」为题,指北京过往不会公开承认香港管治遇上问题,即使有也只会归咎于前朝港英政府,故这次批评史无前例。

英国《金融时报》以「香港领导人被中国批评」为题的报道,突出港、澳两地的比较,并引述胡锦涛高度赞扬澳门的说话,解释董建华为何要受批评。该报又指,北京对自己钦点的领导人说这些话是非常严厉。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