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海啸赈灾 中国大国风范显露无遗
【万维读者网】万维读者网记者江皓综合报道:自印度洋海啸发生以来,中国举国上下掀起了史无前例的赈灾活动。从政府到民间,从首都到地方各城市,从官员到孩童,海啸灾难牵动了整个中国。中国人在这次赈灾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国际同情心、地球意识和大国风范。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主义」曾经是挂在中国人嘴边的口号,在全中国家喻户晓。但遗憾的是,这一豪言壮语式的政治口号并没有成为每个中国人的实际行动。当世界上出现重大灾难时,挺身而出的中国人并不多,也没有来自中国的巨额援助。这自然与经济的落后,国家的贫穷有关。但赈灾并不完全与经济实力相关,今日的中国也还有数以千万计的贫困人口,大中城市都有庞大的下岗队伍,低收入家庭更是不计其数。因而,中国这次开展的赈灾活动已经摆脱当年国际主义的政治用意,而是代表着中国在意识上转变,它是中国崛起在人文意义上的表现。全世界通过这次赈灾,终於看到了中国人深藏心底和跨越国界的慈善之心。
因此,评析这次中国赈灾的意义,并不能仅仅以援助的数量为衡量标准,而要从中国所展现的意识,所表达的内心世界为视角。因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如何,更能决定中国崛起后的政治取向和处理与世界关系的主导意识。这正是决定中国崛起对世界产生何种影响,以及中国能否成功崛起的关键因素。
没有军事力量参与
在这次赈灾中,中国政府的作用和做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人们注意到,一些国家大举出动军队和军事装备,而中国至今没有动用任何军事力量参与救灾。与此相比,日本虽然承诺向海啸灾区提供5亿美元的援助,金额应当说不算少,但日本同时借赈灾之机,大规模出动自卫队进入受灾地区。
至今,日本向受灾国家已派出3艘军舰,并准备派出1000名自卫队队员到受灾国从事救援工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利用此次救灾,对海、陆、空自卫队力量进行整合,第1次实施了3个自卫队指挥系统的一元化行动,俨然将救灾行动变成了一次军事大演练。据透露,根据日本防卫厅的设想,3个自卫队将总结这次救灾行动中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经验,为稍后建立「联合部队」,设立统一司令官做准备,以最终实现修改后的自卫队法所规定的新的指挥和运作体系。
美国为这次救灾,也出动了大量军事力量。美国从一开始就通过「林肯」号航母上的直升机运送救援物资,另一个小型舰队也从美国关岛海军基地被派到了印度洋。美国还在驻泰国的空军基地建立了救援协调中心。对西方大国在救灾中大举动用兵力的做法,有关国家和国际舆论颇有微词。有的受灾国乾脆拒绝外国军队参与救灾,如印尼,当英国政府提出派英军参与救灾要求时,断然给予了拒绝。
背后没有政治目的
香港观察星报认为,在这次救灾中,很多国家慷慨解囊,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援助,这无疑是值得钦佩的。但不少国家的援助,不同程度地都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直言不讳地认为,美国的救援行动旨在改变美国在穆斯林世界因反恐战争而遭受损害的形象。他甚至表示,当印尼的国民看到美国的救援飞机后,美国的价值体系会进一步得到证实。可见,美国是想通过援助,改变美国的形象,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念。
对於日本的救援行动,国际社会认为也有明显的政治动机。除了军事上的目的外,分析人士还认为,日本是想借助救援活动扩大在亚洲的影响,加强其政治和经济地位。另外,为了实现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愿望,日本想利用救灾的机会,好好显示自己对世界的贡献,以赢得接受救援的受灾国对日本实现「常任梦」的支持。
与此相比,中国的救援没有政治目的。中国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以及睦邻、富邻、安邻的外交政策,中国又是一个深受自然灾害之苦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援助不求报答,而是出於纯粹的人道理念和扶危济困的道义意识。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上发自肺腑讲话,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内行仁政,对外作善事的执政理念。这次救灾行动正是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思想在对外事务中的体现。
美国人:海啸中升起的中国星
据《华盛顿观察》报道,中国在整个救灾活动中的积极表现,引起了美国众多研究学者和评论家的注意,他们惊呼:这是一颗海啸中升起的中国星。
当美军派遣了13,000人到印度洋受灾国进行军事救援后,一些美国媒体开始质疑中国的军援力度。
在美访问的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李善同对此进行了反驳。她认为,中国在这次印度洋海啸救灾中负起了一个区域大国的责任。
李善同说,“中国没有美国那么多资源,没有航空母舰,但是已经在尽力帮助受灾国了。”“中国的善举对日后其和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一定会有积极意义。”
援助力度够不够?
MSNBC(微软全国广播网)的专栏作家麦克尔·莫伦认为,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增长、军事实力日渐成熟的区域大国,中国的援助力度和它的地位不够匹配。
与莫伦截然不同,西南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丹尼斯·希齐对中国在海啸救灾的表现给予了肯定。
希齐说,“批评中国在救灾中的援助力度是不公平、不正确的。”“中国这次在印度洋海啸中出人出力,扮演的是一个具有建设性的角色。虽然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实体,但是要记住,它仍然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
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迈克尔·钱博斯同意希齐的说法,认为美国有些批评是冲着中国最初只承诺向灾区捐200万美元而来的。美国当时也只愿出150万,受到了联合国的批评。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官方承诺的援助款高达8300万美元(在6300万美元后又追加了2,000万),民间也筹集了1,800万美元。
钱博斯说,“除了金钱,中国还愿意在北京召开海啸研讨会,邀请受灾国和专家讨论海啸预警机制。这些都是中国善意的表现。”“中国没有出军力救灾,这实在是能力有限。中国没有美国那样的直升飞机,可以直接飞到灾区救人。另外,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仍然在从‘受援国’到‘援助国’的转型过程中,因此不可能像日本、澳大利亚或是美国那么大方。其实受灾国家也理解这一点:中国并不富裕。”
《洛杉矶时报》记者丹·李也在文章中为中国辩护道,“中国政府(这次)许诺的援助款破了中国对外人道主义捐款的记录。虽然这笔援助款还远远不能和日本、美国相比。但北京的回应是,中国仍不富裕,按人均收入计算,其国际购买力只有5000美元。”
中国的外交策略在变
美国人都承认,中国传统上在国际援助、维和事务中并不是主角,只在边缘游走。
莫伦认为,简单只将中国当作呆在世界舞台一隅,徒有经济实力,却对外部事务毫无野心的小角色,不符合美国和整个亚洲的长期利益。中国走出这种思维方式,负起更大的地区责任才是正道。
希齐说,“最近,中国已经调整了其外交政策,要在全球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积极推动朝鲜半岛的六方会谈,劝朝鲜用多变外交解决分歧。”
钱博斯赞同这种看法:“中国的外交政策的确在转变。虽然并非改变了‘不干涉内政’的政治策略,但是在人道主义和经济援助中更加积极。这种帮助并不是要涉足他国的内部事务,而只是借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提高中国的全球影响力。”
李在文章中也强调,在以往的半个世纪中,美国一向被公认为亚洲地区的主导国家。但是最近几年,这一领袖地位正被日益削弱,部分原因是华盛顿将反恐置于外交政策的中心,在很多行动中实行单边主义。
“相反,‘中国星’却在此时在亚洲冉冉升起。”李写道,“面对大灾难,中国一改过去东南亚国家不信任的竞争对手的形象,而逐渐变成本地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分析家们说,中国此次的大力援助是提升其地区影响力的一部分。”
正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宝姆所说,“中国正展示其作为国际社会好公民的形象。”
美国人在“观察”中国
美国人在中国救灾印象中的交锋从一个侧面反应了美国人复杂的中国情绪。无论是褒扬还是批评,美国记者们都看到了“中国星”上升的事实,以及其中的不平衡性。如何描述一个真实的中国,美国人似乎也在矛盾中拿捏着分寸。
回到海啸救灾的表现,美国主流大报《华盛顿邮报》预测说,海啸之后,中国才能知道它还需要怎样的努力来挑战亚洲经济巨头日本和军事主导美国。至少,灾后上百亿美元的重建合同就是中国发挥长期影响力的绝好机会。
钱博斯举例说,“中国已在积极参与在灾后重建项目了。”“中国承诺帮助印尼等国重建当地学校,并愿意让中国旅行团继续南亚的旅游路线。可以说,它正在竭尽所能扮演南亚国家的‘好邻居’。”
谈到美国人对中国形象有扬有抑的评价,希齐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表示,“有些人就喜欢‘玩政治’,借着救灾批评美国、中国、或是其它国家,其动机只是救灾操作中的一些小伎俩或是其它一己私利。”
钱博斯说,“在目前的美国,很难说赞扬中国和批评中国谁是主流。”“但是能肯定的是,美国的确有些人不喜欢中国。另外,有时候与其说美国人在批评中国,不如说他们在观察中国。美国人一向关注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发展。因此有时媒体指责中国,只是想提醒美国人注意:中国的地区影响力又在增长了。”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