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红促董建华多听意见“和为贵”
【万维读者网】负责香港事务的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对香港传媒表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呼吁特区政府提高施政水平,要抓住天时地利人和。同时多听社会意见,坚持以和为贵,希望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星岛日报报导,正在委内瑞拉访问的曾庆红, 1月30日罕有地邀请香港传媒出席晚宴,席间他向传媒提到,有人认为,早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到澳门,会见特首董建华和本港主要官员时的讲话是批评,但他认为,这是过分了的说法,其实主席并无这个意思,而是要求总结经验及加强管治能力是应该的。
曾庆红说,他希望董总结经验后,可以坚持做得好的地方。他更表示,《施政报告》反应平实、稳健及贴近民意。其后有个别电子传媒报道,指曾庆红认为《施政报告》当中总结了经验和教训,不过仍有不足,希望能在总结的经验的基础上,听听各方意见,因香港社会多元,要多听各样意见,择其善而从之。他给董建华的说话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是中国人的智慧。
不过,港府昨深夜发表授权澄清,指「曾副主席表示注意到刚发表的《施政报告》,社会上一般觉得是平实的,稳健的,比较贴近民意。报告既总结了经验,又总结了教训和不足。
曾庆红表示,特区政府在这个基础上多听各方面意见,因为香港社会是多元化的。」当中已没有「仍有不足」四个字。据悉,当时曾的意思是「《施政报告》有总结经验,亦有查找不足」,但被理解为「《施政报告》有总结经验,仍有查找不足」。港府发言人表示,曾庆红就《施政报告》和特区施政方面的说话,基本上,是对特区政府的勉励和期望。
曾庆红又指,要提升管治水平,特首和港府必须掌握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掌握国际和国内发展大形势,地利是把香港最自由和最有活力的一面表现出来,而香港现时并未充分发挥作为最自由地方的地利。至于人和方面,则是要加强沟通,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要坚持以和为贵、和而不同。
香港成报报导,对于民主派希望与中央领导人会面,曾庆红认为若天天喊「平反六四,结束一党专政」,做甚么事也是颠覆性,便难以沟通。曾庆红认为香港总的形势不错,香港有其优势,特区政府只要想通「天时、地利、人和」这六个字,便可提高管治水平。
天时是掌握国际和内地发展的大形势,建议董建华应该到内地走一趟;地利是香港作为全球最自由城市的优势,他认为这个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出来;至于人和,曾庆红指中国人最讲究和而不同,孔子说要和而不同,前提是「和」,香港是多元化的社会,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大家要互相沟通和理解。
谈到民主派到北京与领导人会面的要求,曾庆红认为香港实施一国两制,对此要有正确的观念,一国就是对整个国家要有正确的态度,关键在于他所做的事对国家、对香港好不好。中央接受不同意见,他不重视头发长短或个人喜恶,但沟通是真心的,要与人为善,若天天喊「平反六四、结束一党专政」,便难以沟通,甚么事都是颠覆性的,弄得大家都不好办,对个人及社会都无好处,他指向香港传媒说的这番话,不是他个人意见,是中央政府的信息,希望香港愈来愈好。
特区政府发言人回应时表示,曾庆红对施政报告及施政情况的言论是对特区政府的期望和勉励,行政长官会继续努力,落实以民为本的施政方针,多听取市民的意见,积极以行动回应市民的诉求,进一步提升施政水平。
民主党主席李永达认为,预设条件会窒碍彼此的沟通,「沟通问题上唔应该预设条件,六四睇法唔同咪唔同,仲有经济、民生、基建、文化、体育等问题可以沟通」。他难以理解自回归至今,立法会仍无法组织访京活动,他批评曾庆红对施政报告的言论,俨如协助特首董建华「交功课」。
自由党主席田北俊则认为曾庆红的说话是勉励多于批评,至于施政问题,田北俊指市民往往不满政府没有就施政充分谘询立法会,政府必须改善行政和立法的关系。民建联副主席谭耀宗表示,目前社会批评的声音太多,容易激起不满和戾气,呼吁各界沟通。(多维社)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