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美专家看“两会”的“台港因素”

www.creaders.net | 2005-03-08 19:45:13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中国在制定)反分裂法本身似乎有政策困境,” 《华盛顿观察》周刊2005年第9期徐琳报道,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政治系教授兼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包瑞嘉在接受专访时,针对刚出台的《反分裂国家法(草案)》作出以上表示,“一方面,北京希望它能够牵制台湾的‘台独’势力,对台独分裂活动宣告‘底线’所在;但另一方面,大陆可能鉴于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的反应,而采取比较保守、谨慎的用词。要在两者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确实不容易。”

《反分裂国家法(草案)》在3月8日正式出台,引起各方密切聚焦。法案出台前即引发台湾和美国的激烈反应。不仅仅是美国在台面下动作频频,在2月初还派了国家安全理事会亚洲高级主任迈克尔·格林(Michael Green)到北京“循循善诱”一番,台湾政府也高喊要制定“反并吞法”,台湾“独派”人士在人大开会时也热热闹闹地办了“反” 反分裂大游行,将“反分裂立法”议题风风光光地抬上西方大报的国际版面。

“现在要关注的是,反分裂立法对香港或澳门将来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启示,还是完全只针对台湾而来。”美国前国务院中国暨蒙古科科长史斯蒂芬·史莱克(Stephen A. Schlaikjer)说。


史莱克:台湾要“酷一点”

美国和两岸所关注的焦点着实不同。大陆和台湾媒体大幅报道“胡四点”,认为其与往常相比,对台立场相对柔软。相较之下,美国主流媒体,包括《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波士顿环球报》等等,选择强调“反分裂立法”提升台海紧张局势,以及胡、温讲话中对“台独”决不妥协等比较“强硬”的部分。然而《纽约时报》于3月5日则以“中国领导人对台湾发表软硬兼施的谈话”(China Leader Mixes Rhetoric on Taiwan)为标题,多少反映出其对中国政治的解读不同。

英国《金融时报》于3月7日便以“北京立法不太可能伤害两岸关系”为题,直指陈水扁在“独派”的压力下,仍然选择避开直接参与“反”反分裂游行,也没有再公开提到制定所谓“反并吞法”,原因是台湾政府不愿挑衅大陆。报道还引述陈水扁身边谋士的话,称陈水扁欲将“稳定两岸关系”定为他任内的政治遗产(political legacy),因此不愿因为反分裂立法而“放弃他对北京的温和路线”(moderate line)。本文作者,《金融时报》驻台北记者席佳琳(Kathrin Hille)中文流利,更是台湾政论节目的常客,对陈水扁政府和台湾社会走向常有独到精辟的见解。

“其实,通过(反分裂法)并不算是胁迫(coercion),” 史莱克解释说,“毕竟,大陆方面并没有实质的军事动作,这才会是美国政府关切的重点。”

包瑞嘉教授觉得台湾领导人或许也有同样的领悟。“台湾方面比较立即的反应,算是3月7日的游行示威。可是台湾政府的反应算是平和,甚至有明显降低(反分裂法)重要性的意味,” 包瑞嘉教授分析道。

“台湾要是真的不认为大陆立法的影响力能及于台湾,就对这件事采取平和一点的态度,反倒是挺‘酷’的,” 史莱克如此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道。


《反分裂法》扯上香港?

在《反分裂法》草案正式公布前,史莱克曾向《华盛顿观察》周刊表示关注“反分裂立法”是否对香港、澳门,甚至新疆、西藏未来的立法都会有影响,包瑞嘉教授在看过3月8日刚刚公布的草案后,表示看不出《反分裂法》有涉及港澳立法程序的涵义。

“我认为大陆刻意地将港澳和台湾的问题分开(de-link),不愿读者对两者的情况作出联想,”包瑞嘉解释到。

美国卡内基和平基金会(CEIP)专研香港政治和法律的研究员熊美英(Veron Hung)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专访时称,当大陆方面在几个月前首次提到“反分裂立法”时,曾经造成香港民众的不安,但经过中央的特别澄清解释后,港人一般已经没有这样的顾虑。

“香港人现在倒是对董建华的突然离职甚感惊讶,” 熊美英说。

美专家:董建华离职“有迹可寻”

包瑞嘉和熊美英一样,都对董建华的离职感到很突然,但都表示他的离开其实有迹可寻,尤其是2004年12月在澳门斥责董建华“查找不足”一事,可以显见中央对董建华已有不满。熊美英更直言,目前港人对中央新领导班子信心足,香港经济也有好转,此时让董建华走,或许是要他“有点面子地下台。”

“董建华已经成为北京的负担(liability),”包瑞嘉说,“他和他身边的人似与香港社会关切的事有所脱节。北京此时要他走只能算是‘减少损失’(cutting loses)。”

在被问及听闻董建华的突然辞职时的反应,史莱克表示他并不特别惊讶。“早先就有消息指出他将接任政协副主席。这个职位一般都是给退休的省长安排的,我当下就认为这个提名有蹊跷,很可能是个给董建华留点面子的位置(face-saving position)”史莱克说。至于董建华选择此时离开的原因,他也表示目前舆论猜测很多,他不愿妄下论断。但若真如董建华个人所说,是因为“健康因素”要走,史莱克觉得也不无可能,毕竟董“已经67岁” ,就算“他身体没有问题,心理上的压力或许也是不小。

“董建华是个不错的人(nice guy),为人正直(integrity),不贪污,”曾在97年间担任美国驻香港副总领事的史莱克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专访时如此评论到,“但是2003年香港基本法第23条在香港闹大的事件,我认为他没有预期到香港居民对此法的反应,的确是董建华的失误。”史莱克认为董建华在基本法23条的处理上错误地猜测上意,导致过分保守,不仅失去香港人心,更动摇了上级对他的支持。

“健康因素,加上董建华可能会自我评断表现不佳,或许是董建华辞呈上写的离职原因,”史莱克说。

董建华离职时机,也许是“转机”

“美国现在关切的是,董建华的离职是不是能够为香港的民主发展带来转机,”史莱克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表示,“我个人觉得,由种种迹象看来,董的离开有可能是潜在的麻烦(potentially troublesome)。”

史莱克认为事件的演变可能是负面的,原因有二。其一,由于基本法中有关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缺位时的补选条件,并不是说得很清楚,其模糊地带引发社会对新任长官任期的诸多讨论和臆测,甚至不安。此外,董建华似乎是被‘体面地打发走’(ease-out),显示出北京对香港的政局还是有很大的干预能力。

“现在就看北京的意图为何了,” 包瑞嘉分析道,“相较于北京过去在治理香港的路上跌跌撞撞,董建华的离开或许暗示着新的契机。”但包瑞嘉也指出,目前看来新任行政长官的任期会是董建华剩下的两年任期,也就是人大常委会在2004年4月所作出的“2007年香港行政长官的选举不实行普选”的决定仍然有效,等于再次对香港的民主进程予以否定。

“中央决定让给香港民主人士一寸,他们可能决定要一尺!”包瑞嘉分析说,“ 北京在不愿意看到香港不稳定(instability)的情况下,的确面临两难”。

史莱克最后也直言,董建华的下台是不是能为香港带来正面的转机,决定权还是掌握在大陆手中。“不过,不论大陆方面最后怎么决定,各界恐怕还是会责怪北京的干预,虽然这是法律明文规定,赋予大陆高层的权力,”史莱克评论到。

香港的民主派原先是担忧中央选择此时让董建华下台,继任者可以一做5年,等于是将普选的可能性向后推迟到2010年;但在中央表态继任者只是完成剩余的2年任期后,香港民主人士又跳出来指责中央,称如此一来,不仅2007年普选无望,普选的讨论还要延迟到2012年,对他们的努力而言又是一大挫败。

针对香港的民主派人士的说法,熊美英认为根本是“为反对而反对”。“客观来讲,2年任期对中央和香港都有好处。一方面香港在2007年便可探讨普选,或是扩大选举委员会的可能性,虽然这个可能性非常低;另一方面,中央对继任者的认知、信心如有不足,2年的试验期也算足够了,”熊美英分析道。

熊美英也说,一般而言,港人对曾荫权是有信心的,但不能说曾荫权的上任会完全没有挑战:首先,原来与曾荫权平起平坐的其他内阁官员,会不会服他的指挥;其次,曾会不会有中央在背后的全力支持,还是未知数。

史莱克也特别提到,香港民众或许会欢迎即将代理香港行政长官职位的政务司长曾荫权上任,但他毕竟不是民选出来的,对香港民主进展的影响有限。史莱克本人对曾荫权的评价颇高,称他“十分有能力,有自信,受到民众普遍喜爱”,同时“是个专业的政务官,也知道不要作逆势而为的事(won’t push the envelope too hard)。”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曾荫权若真成为新一届的行政长官,可以坐上几年,虽不是香港民主之福,但对香港实际发展上应该是有好处的。”史莱克说。
   0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