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元明:中国26人养一个“官”?
【万维读者网】上海东方网3月10日发表蒋元明的评论文章:26人养一个"官"吗? 全文如下。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说,现在,平均每26位平民就要养活一名官员,比西汉时高出了306倍,比清末高出了35倍。即使是同改革开放初期的67∶1和10年前的40∶1相比,吃皇粮者所占总人口的比重攀升之快,也是史无前例的,令人堪忧!
政协委员的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不清楚,但却道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吃财政饭”的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不少地方,财政收入大部分被“吃”掉了,有的甚至还不够“人头费”!前不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组织研究室主任赵树凯透露,根据近几年实地调查,乡镇机构改革,机构数量表面减了,人员、支出反而增加了。
20多年来,我国进行了多次精兵简政和机构精简工作,但在一些地方,公务员裁员只是“换汤不换药”。据报道,1979年,我国在编干部为279万人,1997年扩大到800多万人。权威人士估计,我国仅县和县以下由农民养活的党政干部目前高达1316.2万人;如今吃“财政饭”的总人数已高达4572万人;另外,还有500万人仰赖于政府赐予的权利实行自收自支。
为什么会越改“吃皇粮”的人越多?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问题就出在具体政策制定、执行上。触及下面众多人根本利益的事要下面人自己搞,让他自己砍身上的肉他干吗?于是,先减后加、明减暗加、加减混乱的现象也就出来了。
其实,乡镇机构改革出现的问题并非孤立。省、市、县乃至几年前中央部委机构精简问题同样存在。下面很多对策实际都是根据以前上面“经验”照猫画虎学来的,只是学得五花八门,花样翻新,但总体路数差不多。首先,在“撤、并、建”后,机构数量在报告中是显得少了。可真实情况是有的仅是改个名,局变厅,科变室;或者干脆大吞小玩合并,几小盘变大拼盘;有撤并就有建,借改革设立各种新机构屡见不鲜。而在减员策略上年轻的自然不能动,一般是年纪大的一刀切。切的不但各种待遇不能少,退前工资还得涨几级。在编是少了,可财政负担却更大,等于变相大幅涨薪,纯粹是应付“减员”而不是“减钱”。人手少了,效率未增,多出的活谁干?要么进新人,要不退而不休又反聘。一个岗位改革成果倒成要花两份钱。这些年来财政供养人员不断增长,造成了各级财政困难,“仅机关的车费、招待费和出国培训考察费,全国已分别达到3000亿、2000亿和2500亿元,其中主要是被各级领导干部消费了”。“养官”的沉重财政包袱已经成为财政的“重病”,是各级财政不堪重负的一个恶因。不少地方30个农民就要养1个干部,个别的9养1,农民负担相当沉重。
老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从政治角度看是有点残酷,但从机构、财政的角度看,吃皇粮的人数没增加,是对的。如果老的不动,只进不出,待遇不变,那就变成“一朝天子两朝臣”,甚至“一朝天子几朝臣”,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吃皇粮的人自然高兴,可供皇粮的老百姓却苦了,不堪重负,国库空虚,导致政治危机,引发内忧外患,历史上的许多朝代最后就是这样灭亡的。放眼海外发达国家,一届新政府上台,上一届的该留的留,该走的走,内阁成员数量不变,吃皇粮的人数不变,纳税人只养“一朝天子一朝臣”。而我们几十年来都在喊改,改来改去,吃皇粮的越改越多,好象根本就没有办法。问题出在哪能里?看起来复杂,实际很简单,就是到底该“几朝臣”吃皇粮?如果不是光由让吃皇粮的人说了算,也让纳税人参与决定,情况会怎样呢?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