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宋“两岸一中”冲击台湾政治生态
【万维读者网】亚洲时报撰文:终于,宋楚瑜和胡锦涛会面了。宋楚瑜与胡锦涛的会面上,共同创造了“两岸一中”这个“新名词”。当宋楚瑜从北京带着六项共识返台时,也就宣示着两岸间新一轮棋局正式展开,同时间,台海新议题正剧烈冲击着台湾政坛既有的权力布局,新一波的权力争夺战,也将在岛内热闹开锣。
“两岸一中”的出现,主要希望为两岸政治会谈寻找一个双方都可接受的基础。中国大陆以为两岸应统一,两岸都属一个中国,这个已是十分清楚。台湾方面,最初也认为只有一个中国,但这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两岸一中”的提出,基本上就是在两岸双方都提出“一个中国”的大前提下,制造一个模糊空间,让双方各自表述己方的“一个中国”。“两岸一中”未来大有取“九二共识”而代之的趋势。
从某个角度看,“两岸一中”可以说是以换了一个方式表达了两岸九二年谈判时曾尝试作出的共识。北京一直坚持两岸谈判要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进行,但台北近年则认为当年两岸并无就“一个中国”达至任何共识。
有许多评论都认为,“两岸一中”就是陈水扁要宋楚瑜对北京传的“口信”,好寻找一个台阶,为他下一步与北京交流铺路。一般认为,只要不用“九二共识”这个名词,以其他用法代换,陈水扁就可以接受模糊意义下的“一中原则”。陈水扁曾一再强调没有九二共识,只有“九二会谈成果(或内涵)”。
在北京方面,因为鹰派一直大力反对“一个中国,各自表述”,所以胡锦涛也做了一些门面工夫来安抚内部鹰派的情绪,避免鹰派对“两岸一中”出现反弹。在宋胡六项共识中,北京仍不放弃采用“九二共识”四字,共识第一项就明列:“促进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尽速恢复两岸平等谈判”。另外,宋胡会前双方致迎宾词时,胡锦涛也曾说:“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持反对台独。”
对陈水扁而言,虽然“两岸一中”还不是一个最完满的下台阶,但陈水扁对宋楚瑜带回的礼物,目前看来是重重提起,轻轻放下。虽然批驳宋楚瑜违反扁宋十点共识,也说他制造新问题,但和骂连战程度比较起来,炮火并不猛烈。
在任务型国大选举之前,按照过去惯例骂蓝营骂得越凶,选票就越多,但陈水扁即使正面临党内领导危机,却还是没有选择这样做。原因之一说明陈水扁对这次任务型国代选举并不十分看重,另一个更重要的潜在原因或许是,陈水扁已将与北京交往一事放在第一顺位,不愿意将任何可能产生负面效应的言论加诸其上,以达成他一向念兹在兹的历史定位。
台湾政坛已有耳语传出,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柯建铭将代表陈水扁赴大陆协商,继柯之后陈水扁的核心幕僚马永成也将前往,替扁胡会铺路,但并未获得证实。
虽然陈水扁极力更上一层楼,但他目前在台湾的政治声望却创下新低,其原因仍需归咎于陈水扁在寻求两岸突破与维持政党立场间摇摆不定乃致进退失据。继先前陈水扁连续两天接受电视台马拉松式的三小时专访后,事隔两日,陈水扁又转台接受另一家电视媒体访问,于先前不同的是,陈水扁这次除了小批宋楚瑜之外,几乎没有重话,更没有先前重炮大骂李登辉“干政”言论,反过来回到“尊李”基调。看到政治人物如川剧变脸般的善变,台湾民众也只有再度感叹,政治人物选前讲的话,一句也听不得。
巧合的是,原本要在当天晚上举行国际记者会的李登辉,却以妻子住院为由临时取消了记者会,一般解读认为李阵营不愿给人扁李对决的印象因而取消。事实上,李扁关系过去也曾多次陷入互批危机,但却从来没有正面打过擂台,这次也在悬崖前双方临时踩煞车,未来或可以此观察李扁关系的微妙变化。
陈水扁当晚倒是和另一位政治人物打了擂台,国民党主席连同时间在另一家电视台接受专访,众所期待的收视率结果出炉,连战以0.74高于陈水扁0.62。另外根据《中国时报》在五月九日至十日所做民调,民众对陈水扁满意度从去年就职后的53%滑落到39%,创下新低,连战则从31%提升到47%,是连战从政多年来满意度新高。宋楚瑜也因大陆行获得民众认同,满意度从27%提升到35%。
过去,陈水扁是台湾的超人气天王,扁式魅力所向披靡,然而曾几何时,他顶上的光环不见了,两颗子弹至今仍是解不开的谜,说的话不再有人相信,总统尊严荡然无存后,反而过去的头号敌人北京成为他今日唯一的救生圈。
政治的无常与吊诡很多时候是人为造成的,今日的陈水扁,也只有靠昔日要将他“断头”的对手来替他重建权力版图了。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