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买中国货 一年节省千亿美元
【万维读者网】万维读者网上官天乙综合报道:11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的文章,文章指出,中美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向美国出口商品,既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也满足了美国市场的需要,还节省了美国民众的开支。摩根斯坦利的报告显示,过去10年中国质优价廉的商品使美国消费者节省了6000多亿美元,仅2004年就省了1000亿美元。仅童装一项,美国年轻的父母因购买中国的商品就节省了4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企业也赚取了巨大的利润,2004年中国就为美国创造了400万到800万个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也给双方带来了明显的利益。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大量小麦、大豆、柑橘等农产品和飞机、化肥等产品,满足了中国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也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美国企业在华投资也回报丰厚。美国在华投资涉及工业制造、电信、银行、保险、科技、运输、农业、餐饮等众多领域。据中方统计,2004年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在中国市场销售了750亿美元的商品,另有同等规模的商品出口到中国以外的市场。最近,在华美国商会发表了美国企业在中国的白皮书,其对会员企业的调查显示,93%的在华美资企业认为,中国经济改革改善了美国公司的商业环境,92%的企业表示他们在中国的商业前景至少5年内是乐观的或谨慎乐观的,86%的企业收益提高,68%的企业盈利或盈利很高,42%的企业在中国的利润率高于其在全球的利润率。
文章说,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近几年,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是中国,2001年中国为美国的第九大出口市场,2004年成长为美国的第五大出口市场。今年1到8月,美国对华出口首次超过了对英国出口,中国成为美国的第四大出口市场。2001年到2004年,美国出口年均增长率为4.45%。同期,美国对华出口年均增长率高达21.85%,而美国其他前十大出口市场里增长最快的荷兰年均增长率仅为7.65%。
人民日报海外版11月25日廖晓淇文章则说,由于中美两国双边贸易发展快、规模大,出现一些问题和摩擦是正常的。对这些问题双方都应该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从中美经贸战略的大局出发,通过平等协商和扩大合作加以解决。
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增长很大程度是因为美国对日本、韩国、东南亚的贸易逆差转移到了中国,是国际产业分工调整的结果。美国进口产品的90%已不在美国本土生产,这种供求关系决定了美国即使不从中国进口也要从其他国家进口。过去美国通过货物贸易直接向中国出口产品,现在是在对华出口逐年增长的同时,还通过在华投资的企业在中国生产并且内销,这些美资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断提高,而这没有直接在贸易统计中得到体现。
中方一直致力于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2004年中国从全球进口的农产品近280亿美元,仅从美国就进口了77亿美元。近年来,中国多次促成中国企业赴美购买美国产品,扩大对中方的出口。但是,美国的高新技术发达,其中很多产品都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美国却长期进行出口管制,使很多美国高技术产品失去了向中国出口的机会,中国只能从其他市场进口。如果美国政府放宽对华出口管制,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对华出口,推进中美贸易上一个台阶。
新经济导刊11月14日郑英文章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原因有二:一是近年来美国的商品贸易赤字迅速累积,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压力不断上升;二是中美之间的商品贸易赤字迅速扩大,美国商品贸易赤字中的中国因素日益突出。
根据美国普查局的数据,1998年到2004年的6年之间,美国商品贸易赤字从2467亿美元猛增到6654亿美元。国内贸易品生产部门,特别是一般制造业的企业纷纷要求进行贸易保护。而美国的商品贸易赤字中,来自中国的比重一路攀升到2004年的24.3%,2002年开始,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商品贸易逆差的第一来源国。
在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下,美国只好对主要的赤字产生国不断施加压力。要么要求指责这些国家的货币控制,要求他们的货币升值;要么指责这些国家的商品倾销,实施配额限制、单边提高关税等贸易制裁措施。
美国的贸易制裁主要针对中国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商品贸易逆差来源地,占美国全部商品贸易逆差的比重达到了近25%;二是基于美国商品贸易逆差来源地的结构性特征,美国不会指责其他主要的逆差来源地。
2004年,美国前5位的商品贸易逆差产生地分别为中国、日本、加拿大、德国和墨西哥,一共贡献了美国60%的商品贸易逆差。来自日本的主要是道路机动车辆的贸易逆差,占全部逆差比重达到了近60%;来自加拿大的贸易逆差主要产生于石油及石油产品、天然气、道路机动车辆,这三类产品的贸易逆差所占比重达到了95%;来自德国的贸易逆差主要产生于道路机动车辆、医药制品和一些机械设备,这些产品的贸易逆差所占比重达到了70%;来自墨西哥的贸易逆差主要集中于石油及石油产品、道路机动车辆、电讯及声音收录及回放器具及设备,这三类产品的贸易逆差所占比重达到了101%,说明在其他领域美国对墨西哥还保持着贸易顺差。
从这些商品贸易逆差的产品分布看,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能源类产品的贸易逆差不可能成为美国指责的对象,这种逆差甚至是美国欢迎和需要确保的。另外,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同属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也不会指责两国其他领域的贸易逆差。来自日本和德国的道路机动车辆的贸易逆差虽然在美国全部商品贸易逆差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美国通过在其他地区的顺差弥补了一部分。特别地,日本和德国既是美国道路机动车辆的重要进口国,同时也是美国对应产品的主要出口地,进行贸易制裁以后的反制裁成本太高。
反观中国,商品贸易逆差主要分布在办公设备、电器通讯设备、各种制造品、纺织服装、鞋帽、家具和床上用品等领域。贸易逆差分布的结构性特点带来了以下三方面的结果:第一,贸易逆差来源的产品类别非常分散,美国容易找到一个或几个部门进行贸易制裁;第二,这些领域的商品几乎都是中国向美国的单向出口,市场依赖上的非对称性特征,美国进行贸易制裁时常常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第三,这些商品几乎都和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切身感受中国制造的冲击,利益集团点火,民众煽风,政府出头的舆论容易形成气候。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