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年会于4月20日至22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年会主题为“亚洲寻求共赢—亚洲的新机会”。中印经贸关系是博鳌论坛讨论的重点之一。中国和印度同为亚洲的大国。近年来中印双边经贸关系迅猛发展。但在昨天的博鳌论坛上,来自中国和印度的企业家和经济学家指出,中印两国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双边投资与贸易。
据了解,中印两国的双边贸易自2001年以来迅猛增长,每年的增长率都在50%以上。2006年双边投资与贸易额达到250亿美元。尽管如此,与两个国家各自的贸易总量相比,这个数字仍然十分微小。原因何在呢?赵干城指出,中国和印度的经贸关系的起步是在一个非常低的层面上,比如在2001年,两国经贸额只有两三亿美元。此外,两国关系中的政治因素也有影响。
中印两国同为制造业大国,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例如纺织品行业。但是,赵干城认为,除了在同质化产品上存在竞争之外,两国间经贸领域的互补性不容忽视。他认为,正是在经贸领域上的相互需要才促使了过去几年中印双边贸易的飞速发展。
据了解,在中印的双边贸易中,中国从印度的进口产品中铁矿砂等原材料居首位,印度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铁矿石来源地。而印度则从中国进口机电等产品。除此以外,双方在软件,制药等行业也存在贸易互补性。
赵干城认为,两国市场对彼此的开放度仍然有待提高。他指出,相比较来看,印度的市场还是比较封闭的。“印度的市场存在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印度反倾销的案件树立的比较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针对中国的。为什么印度市场对中国比较封闭呢,原因比较复杂。除了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政治方面的因素。两国政府间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25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中,相互投资额所占的比例还十分微小。尽管如此,投资的步伐已经开始了。印度企业已经开始在中国上海等地开设分公司。中国在印度也是如此。“中国和印度双方采取的态度和方针就是,我们尽量培育积极的东西,减少消极的东西。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我个人认为,政治上的良好关系将促进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中国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中小型企业很难通过国有银行体系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资金。而印度国内大型的基础设施亟待改善。有分析指出,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成功的跨国企业都将可能成为未来十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西方国家将需要适应这一新的发展趋势。
在政治层面上,对于中国和巴基斯坦在军事上的密切合作,印度一直保持高度的关注。而就中印边界问题上,两国总理去年达成了“政治原则”,更具体的谈判仍在进行中。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南航客机失事35死39伤 深圳机场唯一致死 |
2 | 中媒开批:这家中国头部企业,公然站队美英 |
3 | 周深紧急发文:快到安全的地方躲一躲 |
4 | 猛将回流,团派春风得意!党媒暗示 |
5 | 对合法来美或居住的外国人 一律“杀无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