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撤销于幼军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幷给予其留党察看两年处分。
有关于幼军的传闻一段时间来一直闹得沸沸扬扬,尤其是蔡武担任文化部党组书记职务以后,于幼军犯事之说更多。实际上,香港十月份不少媒体都对于幼军所犯错误有过报道,称“于幼军的‘出事’,与涉嫌诈骗被拘捕的广东政协港区常委吴汉良招供有关。吴汉良数年前与于幼军的胞弟合作,获得深圳多条公路的开发权”。港媒十分准确地预测,“于幼军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将被撤销中共中央委员。”
1953年1月出生的于幼军是江苏丰县人,父亲是长征红军出身,1949年随解放大军接收广东,随后在广州开始了大半辈子的定居生活,成为广东“南下干部”中的一分子。于幼军从小就是在这样一个红色家庭里与新中国一同长大的。文革后期于幼军作为知青插队到乡下,后来凭借努力,在中学从老师做到校长,幷在职读了函授大学,后来还拿到了博士学位。
九十年代初,于幼军遇到了影响和改变了他一生命运的伯乐,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非的大力提携和刻意栽培下,于幼军在广东官场开始急速上升。在挂职广州天河区区长、区委书记期间,于幼军还异军突起,与原广州市委宣传部部长黎元江合作撰写了闻名全国的《社会主义四百年》,该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曾获全国第二届通俗政治理论读物一等奖。
1994年,于幼军平步青云,当选广东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成为执掌广东宣传思想领域的领头羊,进入了广东政坛核心权力层,一时春风得意,好不风光,那时候,年仅四十岁出头的于幼军,不仅是中国当时最年轻的副省级干部之一,而且与本省另外三人,被称为广东省委宣传系统“四大才子”,可以说前途一片光明。再后来,到深圳、去湖南、进山西、入北京,2007年还被当选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如不是受到牵连偶然被套,谁也说不准他在仕途上究竟还能走多远。
这就是于幼军,一个年轻有为,从庙堂之高一不小心跌落进深渊的人。其实,在中国,于幼军一类的故事早已不再新鲜,他们一方面高喊着权为民所用,一方面行使着权为己谋利,把台上反腐与台下贪腐堂而皇之、完美和谐地统一于一身。透过于幼军,人们还能看到许多党政干部的缩影,看到他们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两面人生。
当我党又一个先进分子轰然倒地、黯然失色时,我们是否可以作点思考:造成于幼军们如此起伏命运的,除自身因素以外,是不是还应从制度和社会环境方面找点原因?拿于幼军来讲,他的问题据说早有举报,可他照样一路高升,而且在十七大上居然还被当选中央委员,这是什么原因?